无障碍

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字号: 默认 超大
返回顶部
索  引 号: 11220000MB1726532P/2024-01436
分      类: 党派团体提案;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5月13日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D63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政数字〔2024〕3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29日
索  引 号: 11220000MB1726532P/2024-01436 分      类: 党派团体提案;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5月13日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D63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政数字〔2024〕3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29日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D63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吉政数字〔20243号

民进省委会:

贵单位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数字吉林建设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数字吉林建设的关注和建议。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部署要求,把数字化作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的关键变量,以数字政府为先导推进“数字吉林”建设,以数字化全面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推动“数字吉林”建设向更高水平跃升。

一、关于“构建数据开放平台,促进数据流通”的建议

(一)建设数据开放平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年6月省政数局统建吉林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前端与省政府门户网站完成整合,后端与省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对接。2021年12月吉林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目前省级平台开放目录240条,涵盖主题24个。2023年7月,吉林市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部署上线试运行,目前开放数据资源348项,涉及市级部门65家。2024年1月,长春市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部署上线试运行,目前开放数据资源901项,涉及市级部门51家。

(二)加强数据开放政策指引。2021年9月,省政数局梳理汇总中省直各部门报送的开放目录,形成了省级第一批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并以“数字吉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正式印发。2021年10月,各市(州)相继印发市级第一批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

(三)持续构建数据资源体系。按照《吉林省大数据条例》公共数据共享开放要求,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省政数局持续加强公共数据治理,提升公共数据开放数量和质量,稳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逐步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同时,按照国家“全面部署和试点带动相结合”工作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公共数据融合共享和开发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工作,推动公共数据开放惠民利企。

二、关于加强平台的宣传推广效果,提高数据主体的数据感知力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民众、企业、科研院校等不同数据主体的数据感知力,促进公共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让全社会参与到公共数据创新应用中来,省政数局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数据共享开放实效,充分发挥数据开放平台的应用价值。2023年,在省政数局的指导下,吉林市举办了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数智江城 众创众享”主题沙龙论坛。创新大赛宣传方式,走进校园和园区,在东北电力大学、北华大学、中国吉林数字经济产业园等16所院校和园区开展13场次宣讲,超3000名师生参加。赛事共吸引258支团队近千人报名参与,《智慧园区》、《药品仓储智能化管理应用项目》等4个获奖作品在颁奖仪式上进行了现场签约。中国吉林网等多家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媒体宣传报道50余次,赛事网络直播累计10万人次观看,充分鼓励和引导企业群众利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广泛的数字化工具和泛在的数字化平台,开拓数据资源探索和创新。

三、关于健全完善保障机制的建议

(一)强化安全保障。为加快推进数字吉林建设,加强数据资源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增强发展新动能,我省修订出台《吉林省大数据条例》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吉林省大数据条例》立足于对公共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明确了省大数据管理部门、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发展应用、产业生态、安全保障、法律责任等内容。对于数据开放安全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数据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安全监测预警和安全应急处置等机制,明确各不同主体对数据安全保障的责任义务。坚持统一标准、便捷高效、安全可控的原则,在数据开放过程中要明确开放条件、开放范围、开放方式、使用用途等,不断完善数据申请审核、系统日志留存措施,加强对数据应用场景、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研判。同时积极探索区块链、数据沙箱等先进技术与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结合运用,多维度保障开放数据安全。为加快实现平台功能融合,目前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已启动相关技术调研及功能开发,待功能开发完成后,将在部分目录及场景开展试点应用。

(二)强化人才培养。我省有66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高校37所,高职院校29所。吉林大学等高校设置了人工智能学院,专门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其中3所高校开展了博士生培养;不少高校设置了电子信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等部分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或A类学科;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等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开展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下一步,教育部门将继续强化大数据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深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交叉学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着力提升大数据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

(三)强化人才引进。人社部门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引导省内技工院校,针对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状态,科学设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相关技能专业,示范带动全省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省技工院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技工院校品牌影响和社会知名度,吸引集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高精尖人才来吉留吉工作。

(四)强化理论研究。我省高校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建有多个科研平台,如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实验室、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校围绕相关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下一步,我省将充分发挥高校创新优势,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加强相关领域科研平台建设,培育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跨单位、跨部门、跨学科联合攻关,组织实施一批科学研究项目,努力攻克一批基础理论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四、关于开发各类手机应用并链接平台资源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让企业和群众公共数据获取更加便捷高效,省政数局全力打造“吉事办”特色掌端服务品牌,2024年4月19日推出“吉事办”2.0版。目前,9个市“城市驿站”已累计上线具有本地特色的服务应用201项。省级部门接入服务应用已达439项。高频全程网办事项第一批390项和第二批300项已经完成掌端流程适配,掌端可办事项已达690项。新版“吉事办”上线的常用服务、常办事项累计已达1330项。下一步,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力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类已建在建待建服务应用接入新版“吉事办”。加快推动掌端个人中心优化和开展“吉祥码”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试点等工作,持续推动“吉事办”掌端服务数质双升。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的宝贵建议。

 

 

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2024年5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