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
冰雪旅游精品培训课程开发工作的通知
吉文旅发〔2020〕419号
各市(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梅河口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为适应国家冰雪旅游人才能力建设需要,推进人才培训供给侧改革,按照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要求,决定开展冰雪旅游人才培训精品课程开发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发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以来,亿万人的冰雪运动热情逐步走向现实。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度假、冰雪文创、冰雪装备、冰雪演艺等新业态产品层出不穷,成为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蓝海。为进一步适应冰雪旅游市场需求,2018年,原国家旅游局与吉林省政府采取合作共建的形式在我省设立国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冰雪产业人才培训,推进了冰雪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后,为适应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好地发挥培训基地对于文化和旅游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功能和作用,对全国各基地优化调整,统一规范管理,“国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名称变更为“文旅部吉林培训基地”,依旧保留基地培训特色,持续实施冰雪旅游短缺人才培训项目,壮大冰雪旅游人才队伍。但是,在冰雪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冰雪专业师资队伍不足、冰雪课程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围绕规划设计、产品开发、品牌运营等冰雪旅游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精品课程开发不足,无法满足冰雪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此,加快推进冰雪旅游精品课程开发步伐,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当前冰雪旅游发展和建设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和提高冰雪旅游人才队伍“文化力、判断力、决策力、道德力、行动力”为目标,以“冰雪情怀、学者智慧、商业思维、职业道德、岗位技能”五大核心素质培养为重点,坚持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冰雪旅游的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全部课程,突出时代要求;坚持冰雪文化和旅游先进理论素养提升与破解当前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难点问题的创新能力提升相结合,力求培训时效性;坚持冰雪旅游岗位技能的实操训练与冰雪文化培育传承相结合,彰显文化和旅游融合;坚持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体现与时俱进。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力强的精品课程,构建适应冰雪旅游人才发展的现代化课程体系。
三、选题方向及数量
申请人围绕以下方向自主选题,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选择申报,课程申报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预计开发20门课程。
(一)冰雪旅游资源开发与产品设计
课程选题围绕冰雪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冰雪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冰雪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冰雪文创产品开发、冰雪旅游项目策划等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围绕我国在发展冰雪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自主选题。
(二)冰雪旅游项目开发与运营
课程选题围绕冰雪竞技体育项目、冰雪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冰雪民俗文化项目、冰雪康养度假项目、特色冰雪演艺项目、“冰雪旅游+”融合发展等项目的开发与落地实操及品牌运营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围绕目前我国冰雪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项目体系不完善、内容不丰富、落地性较难等问题进行自主选题。
(三)冰雪旅游职业经理人培养
课程选题围绕冰雪旅游景区的全面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智能化信息服务管理、餐饮和住宿管理、品牌营销和策划管理、商业模式与运营等方面的高层职业经理人人才培养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围绕目前制约我国冰雪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冰雪专业领军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型人才不够、专业队伍不强等问题进行自主选题。
课程开发不止局限于以上内容,也可根据申报人的研究方向进行自主选题申报。
四、开发团队要求
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长期承担本领域教学工作,至少已连续主讲此方面课程两年以上,教学水平高、学生评教好。或长期从事该领域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省内为同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突出贡献。课程团队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教研活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活跃,成果丰硕。
五、课程形式及开发成果
课程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翻转课堂、情景模拟演练、实操训练等进行。开发成果体现为:1份教学大纲、1份课程PPT、1个课程视频录像(4学时)、2套考试题。
六、实施步骤
(一)公布选题方向,集中上报(11月23日—12月4日)
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征集开发题目,要求参选单位提供开发计划书(包括课程题目、教学大纲等,详见附件1)。
(二)遴选开发单位和项目负责人(12月7日—12月11日)
文化和旅游部吉林培训基地组织课程开发专家,根据选题价值、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内容及形式、创新和引领作用、师资教学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估,在上报的单位中选择20个开发单位和个人(团队),并将结果向社会公示7天。
(三)课程开发(12月14日—12月31日)
对公示无异议的开发单位和个人,与文化和旅游部吉林培训基地签署开发协议,拨付课程开发经费,每个题目1万元。开发团队按照审定的开发计划,开展工作。12月20日前基地组织专家对课题开发情况进行中期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四)课程验收。(2021年1月4日至8日)
组织专家组采取试讲、答辩方式、现场查阅等形式,对教学大纲、课程PPT、现场教学、考试题等进行评审验收,评审验收合格的颁发文化和旅游部吉林培训基地精品课程证书。
(五)课程录制及提交成果。(2021年1月11—15日)
录制课程视频,并提交:1份教学大纲、1份课程PPT、1个课程视频录像(4学时)、2套考试题。
七、成果应用
1.对于验收合格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在媒体公布。
2.聘请精品课程教师为文化和旅游部吉林培训基地客座教授,在主体班次上授课,聘期3年。
3.课程视频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线教育平台上展播。
八、组织领导和有关要求
1.课程开发工作由文化和旅游部吉林培训基地负责,请各地、各高校协助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
2.课程开发计划书的报送截止时间为12月4日,以电子版形式报送,联系人:杨佳,电话:15164358662,电子邮箱:jdjl2020@163.com
此通知。
附件:课程开发计划书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11月20日
附件:课程开发计划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