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省民政厅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字号: 默认 超大
返回顶部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44496H/2019-05100
分      类: 委员提案;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民政厅
成文日期: 2019年07月28日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民议字〔2019〕7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8月01日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44496H/2019-05100 分      类: 委员提案;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民政厅 成文日期: 2019年07月28日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民议字〔2019〕7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8月01日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民议字〔2019〕7号
**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意见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政府主导,创造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切实提升全省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省委省政府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景俊亲自过问、作出批示,着满足老年人多样式、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一是注重规划引领。二五”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全省重点规划,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明确阶段任务、目的和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二是高位推动落实。省政府召开了专题推进会和现场会推广各地总结的经验做法已连续8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入全省生实事,强化地方政府属地责任三是完善扶持政策。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后出台了40余个具有支持性、引导性的文件,涵盖用地保障、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等多方面,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力的政策支撑。

  (二)转变服务方式,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一方面,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在社区层面,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设日间照料中心1878,实现全省覆盖,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健康指导、助餐等服务;在街道层面,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6个,强化其短期托养、康复护理、技能培训等功能;在区级层面,成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承担政策落实、监督管理、业务指导等职能。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各地积极探索社会化的有效形式,全省已有722个社区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占城市社区总数的51%,主要形成了委托运营、延伸服务、资源共享3种服务模式。全省已有800余家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主的企业或社会组织,服务内容涉及家政、照料、餐饮、康复、护理等10多个领域,年服务老年人达到100万

  (三)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城乡同步、服务同质的养老服务,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将政策、资金、项目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一方面,施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3年(2018年—2020年)提升计划。采取“多镇合一”“城乡一体”等方式跨乡镇整合,优化结构布局。2018整合改造75支持农村福利服务中心将闲置床位向社会开放,对整合后闲置的农村福利中心改造成养老服务大院,发挥养老服务设施的最大效益。推行民政部门垂直管理福利中心的体制,有提高了服务管理的效率。一方面,积极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结合区域特点和乡情、村情,利用农村闲置校舍、公共用房和自有房产等资源,建设农村养老服务大院4220个、邻里互助点26个,得老年人及家属的普遍认可,较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孤寡等特殊老人的养老需

  (四)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创新。针对养老院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支持42个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建设试点,通过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建立医养结合联合体和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为入住机构老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针对部分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偏低的问题,采取联合经营、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持续推进公建民营改革,全省已有20个公办养老机构交由社会力量运营,占城市公办养老机构总数的21%。针对养老机构抵御经营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了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张床位保费120元,省级政资助50%。全省809养老机构投保,占依法运营养老机构总数的70.3%针对养老服务对象不够精准的问题,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和有需求的城市家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分级护理和发放补贴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强化规范管理,有效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深入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利用自主研发的手机APP检查系统,对全省1370个养老机构全面排查,整改管理服务类指标合格率达到95%二是持续开展民办养老机构整治工作,采取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疏导一批和新建一批“四个一批”办法,累计关停证照不齐和存在安全隐患养老机构971个。投入省级资金1500万支持92个民办养老机构改造消防设施三是加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了医养结合、失能老年长期照护10地方标准,并免费印发给养老机构,开展了养老服务标准化创建活动,以标准化建设带动服务质量提升。四是切实加强养老服务业人员业务培训,采取岗位与职业培训、省级与市县培训相结合,累计培训8550人,证上岗率87%,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

  下步措施

  1.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建立围绕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推动《养老服务行动计划》贯彻实施。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取消后的行业监督,制定相应综合监管办法。

  2.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一是继续实施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三年整合改造提升计划,再支持20个跨乡镇整合福利中心整合改造提升新(扩)项目;二是启动农村养老服务“助浴”项目,支持100所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50个农村养老服务大院或互助养老站点免费添置“助浴”设备三是继续推进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建设项目,总结推广长春市、松原市、延边州等地农村互助养老发展模式,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农村互助养老形式,再支40个试点建设项目。

  3.进一步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一是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制定《2019年全省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功能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养老机构。二是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相应的医疗机构;对暂不具备开办医疗机构条件的养老机构,与辖区内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协议合作机制,全省90%养老机构都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三是积极推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提高参保比例。四是开展全省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按照民政部要求,启动国家标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

  4.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一是督促指导三个国家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做好试点工作的总结、推广、验收工作,制定全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规范二是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无偿提供服务场所等形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全省60%以上城市社区养老设施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三是探索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巡视探访制度。重点加强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留守老年人开展关爱服务,重点防范生活安全风险。四是持续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建设。加强与九台农商行合作,加大贫困县市的扶持力度。

  5.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全面升级吉林省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全省养老服务数据互联平台,推进养老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机构式养老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加强网络监管。探索“文养结合”新模式,委托社会力量开展调研和论证,制定推进“文实施方案。开展社区微机构智能化养老试点工作,继续抓好全省养老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吉林省民政厅

2019年7月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