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字号: 默认 超大
返回顶部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44429K/2025-01262
分      类: 联名提案;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成文日期: 2025年05月23日
标      题: 对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L-40号联名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科发高〔2025〕48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5日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44429K/2025-01262 分      类: 联名提案;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成文日期: 2025年05月23日
标      题: 对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L-40号联名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科发高〔2025〕48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5日

      对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L-40号联名提案的答复

  吉科发高〔2025〕48号

 

赵平委员:

  您在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速推进传统产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的建议

  (一)举措及成效

  在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的应用研发方面。一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发展,取得多项成果,比如,红旗EHS9示范车实现L4级自动驾驶,通过了北方示范区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并取得吉林省道路测试牌照;求是光谱开发的人脸识别多光谱检测芯片光谱波段为450-650nm, 光谱波段数8个,图像分辨率达到1600X1200,完成批量生产测试;开展了下一代高速智能动车组智能运维技术研究,开发的车载PHM单元技术已应用在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车辆上。2024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加快构建全省科技创新有组织聚力攻坚机制,统筹全省优势创新资源,加快突破一批制约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启动“遥感卫星及数据处理应用”“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2个聚力攻坚专项,支持“智能轻型超大幅宽高分辨遥感卫星及数据处理技术”“面向汽车整车及零 部件生产制造的人工智能低代码开发系统”等6个课题,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000余万元,全力争取在人工智能领域率先实现技 术突破。二是着力打造创新载体,完善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了智能科学与工程等7个省重 点实验室、汽车智能装备等15个省科技创新中心,筑牢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在加速人工智能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省科技厅组织实施高层 次人才培养、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育、青年科技人才 培养项目,2021年以来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项目40项,累计 投入资金905万,支持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我省顶尖科技 创新人才、中青年领军人才,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急需的原创 性、前沿性、关键性技术,开展科技攻关。

  (二)下一 步工作

  一是持续组织实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攻关,推进第二批聚力攻坚专项取得技术突破,将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列入省科技发展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布局一批重点研发项目。二是优化布局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平台,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积极申报省重点实验室和省科技创新中心,梳理研究内容,整合创新资源,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开展科技攻关。三是加快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机制,打造高端科技人才储备新路径,打好科技人才抢夺战,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二、关于“加速智能体技术的研发”的建议

  (一)举措及成效

  围绕智能体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一是在AI大模型方面,支持省内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承担国家和省里的科研项目。吉林大学联合中国一汽开展了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攻关制造大脑关键核心技术,采用深度学习、大模型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产品价值链数据服务和协同生产方面的多项关键技术。东北师范大学在AI 大模型关键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领域,构建“东师教育大模型”,已试点应用于学校“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系统”,提供实时教学行为反馈。长春理工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研发“天工开悟”,该模型集领域知识驱动问答、多模态问答、生长预测为一体,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全流程标准化管理。长春工程学院聚焦AI大模型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与长影集团合作开发的“魔光循影”制片协同智能体,实现了AI大模型技术与电影制作的深度融合。二是在具身智能方面,2025年,省科技厅调研了吉林大学、长春光机所、东北工业集团等省内高校院所和企业,了解了我省具身智能科技创新现状,并联合省工研院赴上海、深圳、杭州、合肥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组建了吉林省具身智能工作专班,立足我省研发创新、高端制造比较优势,聚焦具身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开展科技攻关。

  (二)下一 步工作

  省科技厅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强化智能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对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领域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持续解决制约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 “卡脖子”技术难题。

  三、关于“加速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将创新势能真正转化 为经济成果”的建议

  (一)举措及成效

  一 是加快建设技术要素市场。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吉林省科技大市场),构建“1+10+N”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即1个省级市场、10个市州分市场、 N个县市区工作站,搭建“线上 +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提供成果评价、供需匹配、融资对接等服务。二是搭建高质量科技成果对接平台。围绕装备制造、现代农业、医药健康、人参产业、新材料等领域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需求,积极搭建高校院所与企业对接交流平台,在省内组织开展 科技成果转化市(州)系列路演活动。2024年,围绕人工智能 领域,面向高校院所和企业征集、筛选、发布高质量科技成果15项,企业技术需求7项,为4户企业技术需求提供6次对接服务,畅通高校院所与企业交流合作渠道。

  (二)下一 步工作

  省科技厅将积极搭建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成果对接平台,发布高质量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举办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推介 活动,推动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渠道,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省内落地转化。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5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