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D9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吉科发农〔2025〕63号
民建省委会:
贵单位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围绕耕地保 护、集成科技资源培育农业未来产业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 究办理并商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现 答复如下:
一、对“建议1:推动最新科技成果向农业领域的应用。” 的答复
近年来,省科技厅依托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强吉科 智库建设,形成了以《科情早报》《科情要报》《科情专报》为 代表的系列简报,收集并发布包括农业领域在内的各类前沿科技信息,供相关部门参考。持续组织开展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工作, 2024年,部署实施农机装备重点研发项目7项,投入资金445 万元,同时,联合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谋划部署了“智慧 农机”聚力攻坚专项。此外,面向高校院所和企业征集、筛选、 发布高质量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举办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 动,多措并举推动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聚焦农机装备等科技创新领域,强化未 来产业布局,于2025年启动实施7项农机装备(装置)重点研 发项目,围绕先进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系统集成等方向开展核心 技术攻关,力争在农业未来产业领域产出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装备支撑与技术储备;创新发展 科技智库基地,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高校 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渠道,促进更多农业领域科 技成果在省内落地转化,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应用,以高质量科 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 、对“建议2:设立农业未来产业发展专项予以支持。” 的答复
近年来,省科技厅围绕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瓶颈技术问题,加 强农业农村科研攻关顶层设计及相关部署。2022年以来,谋划 部署并启动实施了包括“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高效利用科技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吉林省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重 大专项”在内的4个重大科技专项,累计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 仅2024年部署实施的农业领域重点研发项目就达113项,累计 投入经费5650万元,为农业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另外,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吸引聚集全国优势科 研力量,更好融入国家创新发展大局,提升吉林相关领域整体创 新能力,2023年,争取“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专项—— 松嫩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区肥沃耕层构建与产能提升技术集成和 示范”“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专项——松嫩平原春玉 米规模化丰产增效及产业化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部省联动项目2个,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3997万元,我 省配套资金2000万元。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以农业未来产业升级为导向,系统谋划 农业领域项目布局,聚焦种植、养殖、特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 等关键领域,强化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进一步培育农业企业创 新主体地位,在农业重点研发项目设立企业关键技术项目,推动 前沿农业科技成果向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延伸落地,力争以科技 创新链深度融合产业链,加速农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为吉林 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未来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对“建议3:支持国家产业创新平台加强技术应用。” 的答复
近年来,省科技厅在农业领域布局建设省重点实验室等农业 科技创新平台56个。2022年,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 区获国务院批复建设,成为全国9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 范区之一。2024年,新建农业领域省实验室 ——“三江实验室”, 填补了我省没有省实验室的空白,省市每年投入2亿元,连续支 持5年用于实验室建设。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聚焦农业科技创新能级提升,着力构建 高水平平台支撑体系,积极推动吉林省农科院同崖州湾国家实验 室共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吉林省粮油作物试验基地,通过专项资 金支持与跨区域资源整合,打造集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于一体 的现代农业创新平台,为农业未来产业发展筑牢平台根基。省农 业农村厅将优先在长春国家农高区等建立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 广农业主导品种和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等耕地保护主推技术, 实现科研和产业有效衔接。
四、对“建议4:依托农业优势进行引智引技引资。”的答复
近年来,省科技厅在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的同时,逐步强化科技创新资金引导作用,2024年吸引企业自筹资3346.22万元;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了全域覆盖的 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共备案省级自然人科技特派员 1977人,省级法人科技特派员83家;创新实施科技人才赋能企业专项行动,从高校院所选派科技人才入驻企业担任“科创专员(科创副总)”,覆盖全省9个市(州),其中,农业领域组建 331人专家团,定向服务270家涉农企业,为破解企业科研力量 不强、自主研发能力欠缺、缺少科技人才等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省农业农村厅依托省级现代农业 产业技术体系,集聚全省优势农业科技资源,聚焦黑土地保护和 农业未来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长春国家农高区等特色平台, 加快成熟度高、生产急需、效果明显的省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 关成果示范,加速中端农业技术模式集成。我省体系自2009年 至今持续建设17年,体系专家由李玉院士领衔、人数达到1009 人,在国家建设最早、影响力较大。近年来,围绕玉米、水稻、 肉牛等主粮作物和特色产业建立省体系,覆盖农产品种类45种。 省工信厅加快推动玉米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进一步优化玉米 深加工等行业工艺,大幅降低成本、节约能源,长春美禾自主研 发的低成本糖原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下一步,省直相关部门将在农业领域引智引技引资方面积极 加强谋划,推动科研单位、企业在农业细分领域持续产出更多先进科技成果。省科技厅将于2025年启动实施农业领域重点研发 项目73项,在农业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农机装备、智慧农 业、绿色农业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研发;省农业农村厅将围绕玉 米、水稻、大豆、人参、食药用菌、肉牛、水产等产业领域,建 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5个,含首席专家15名、岗位专 家125名,为我省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五、对“建议5:加强与‘一带一路’等国家农业创新合作。” 的答复
近年来,省科技厅积极促进国际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与 美国、法国和以色列的高校院所联合建设了农业领域国际科技合 作重点实验室。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建设的“吉林省大豆种质与品 种创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 与援非项目。2025年拟启动海外(非洲)大豆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中国和非洲各1个大豆品种在非洲的种植计划,同时为种植 主体提供全程技术支持。省商务厅指导吉林农业大学承担过我国 对赞比亚援助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围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化发 展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支持鼓励省内高校院所持续响应国家“一 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二是立足我省丰富 的农业资源优势和基础,征集并推荐“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三是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以及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在耕地保护、集成科技资源培育农 业未来产业资源领域关键技术上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吉林 省年度科技发展计划框架下,择优支持一批农业领域的国际科技 合作项目。
感谢贵单位长期以来对农业未来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