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 年度机关运行成本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吉工信办〔2023〕220 号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按照关于做好 2022 年度机关运行成本调查统计通知要求,现将我厅机关运行成本有关情况函告如下:
一、工作概况
我厅历来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机关将“过紧日子”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预算管理原则,带头严格支出管理,严把关口,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坚持量入为出、有保有压、可压尽压,依法依规合理有序安排使用财政资金,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具体做法:
一是严格落实预算刚性支出。机关非刚性、非急需、非重点支出,可压尽压、应压尽压。大力精简会议、差旅、培训、调研、论坛、庆典等公务活动,可以采用视频、电话、网络等新型方式开展的,都通过新型方式开展。能够整合的公出和调研等工作集中一并进行,大力压减机关运行成本。
二是单位持续强化“三公”经费管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三公”经费按照预算执行,每年只减不增。
三是严格执行会议费、培训费有关规定,没有预算不能召开各类会议。实行培训费计划管理,依据各处(室)申报的培训计划执行,并纳入预算管理。
二、管理概况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坐落在省政府内,2022 年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一部分由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进行管理,包括食堂、安保、物业、绿化等方面。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本级固定资产、公务接待、服务保障、机关办公用车等机关事务由厅办公室统一管理。下设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机关办公及所属事业单位工作运行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三、本次统计开展情况
(一)我们对本次统计工作高度重视,领导做出重要指示,提出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二)根据厅内职责分工,此项统计工作具体由计划财务处的会计人员及厅机关服务中心会计人员负责填报。
(三)按照统计报表的要求,我们认真填报统计数据,强化审核把关,按时完成统计报表的报送工作。
四、本次统计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机关单位本级、附属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
(二)会计核算基础:政府会计制度。
(三)统计方法:总额分析、结构分析、横向比对、纵向比对、人均分析、变动分析等方式。
(四)统计内容:单位基本信息和上一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机关运行成本、单位人员、办公用房、“三公”经费、单位资产等情况。不含机关人员经费等。
五、统计分析
(一)各项数据及与上年度对比情况
见附件
(1)103 项全年财政拨款支出总额 75612.80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67953.33 万元,增长 887.18%。其中:基本支出 6558.22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1126.54 万元,增长 20.74%;项目支出69054.58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66826.79 万元,增长 2999.69%,(其中疫情防控物资专项资金支出占比 96.78%)。
主要原因是:2022 年我省发生新冠疫情,按照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分工,我厅承担全省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省财政厅下拨疫情防控物资采购专项资金 6.90 亿元、接受社会捐赠1.05 亿元,专项用于购买全省应急医疗物资采购。由我厅负责采购的全省医疗物资按省医疗物资保障领导小组要求全部分放到各市(州)、重点企业、学校及省直机关;人员经费增加主要是从2022 年度开始财政调增部分人员基础绩效工资,所以较 2021 年度有较大幅度增长。以上按填报口径均不计入我厅机关运行成本。
(2)150 项全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总额 911.05 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811.18 万元,降低 47.10%。其中:行政运行支出 442.31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249.10 万元,降低 36.03%;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 197.49 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588.04 万元,降低 74.86%。
主要原因是:2022 年度受疫情影响,部分工作未实施,同期差旅费、邮电费、培训费等较 2021 年度有所减少。
(3)按照部门经济分类科目:办公费支出 175.22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83.13 万元,增长 90.27%;印刷费支出 41.38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28.88 万元,增长 231.04%;邮电费支出 15.81 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4.10 万元,降低 20.59%;差旅费支出 91.17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90.44 万元,降低 49.80%;维修(护)费支出 23.65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7.49 万元,增长 46.35%;会议费支出 14.11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8.89 万元,增长 170.31%;培训费支出 2.11 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2.10 万元,降低 49.88%;公务接待费支出 0.38 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3.43 万元,降低 90.03%;其他交通费用支出 0.76 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1.49 万元,降低66.22%;咨询费支出 14.27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6.57 万元,增长85.32%;手续费支出 7.28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5.63 万元,增长341.21%;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63.97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30.04万元,增长 88.54%;专用设备购置支出 0.19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0.19 万元,增长 100%;其他经济分类科目支出 76.76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76.76 万元,增长 100%;
主要原因是: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原因为本年度机关运行项目工信综合管理事务中网络维修维护经费增加;邮电费、差旅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其他交通费减少原因为上年因疫情影响,出差以及培训等活动减少。
(4)全年机关运行成本相关指标中:全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总额支出 911.05 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811.18 万元,降低 47.10%;机关运行相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置支出 19.58 万元,同比上年减少 17.44 万元,降低 47.11%;机关运行相关固定资产折旧支出232.87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62 万元,增长 36.28%;
主要原因是:机关运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置支出减少原因为本年度资产更新频率降低,机关运行固定资产折旧支出增加原因为当年有新购资产
机关运行成本相关信息表与上年对比 见附件
(5)“三公”经费相关情况中:年末公务用车编制总数 40,辆,同比上年增加 27 辆,增长 207.69%;年末公务用车实有总数41 辆,同比上年增加 28 辆,增长 215.38%;因公出国(境)团组数、人次数 0,同比上年降低 100%;国内公务接待批次 1 次,同比上年降低 87.50%;国内公务接待人次 10 人,同比上年降低76.19%;
主要原因是:因受疫情影响,公务接待减少;公务用车编制数增加原因以前年度未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 26 辆填入成本运行调查表中,2021 年新增 1 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
(6)本单位资产情况 341 项资产总额 3428.51 万元,同比上年增加 796.39 万元,增长 30.26%;
主要原因是:下属机关服务中心银行资金较上年有所增加。
(二)统计指标分析。 见附件
(7)统计概况表中:全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总额 911.05 万元,同比增长 20.85%。人均全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总额 4.18 万元,同比增长 24.18%。机关运行成本总额与财政拨款支出比值7.52%,同比降低 66.29%。
主要原因是: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总额增加原因为本年度项目经费工信综合管理事务网络维修维护费确认为机关运行经费;机关运行成本总额与财政支出比值降低,因上年度项目经费支出中含有 195 工程项目支出,用于购置办公设备等资本性支出,属于内部运行保障费用。
(8)机关运行成本分类情况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置及折旧摊销影响支出 300.51 万元,同比增长 68.85%;原口径表外机关运行成本 7112.38 万元,同比增长 25.80%;人均原口径表外机关运行成本 32.63 万元,同比增长 29.26%;原口径表内机关运行成本 1211.56 万元,同比增长 30.02%。主要原因是:2021 年根据资产年限处置到期资产,折旧相应减少,2022 年折旧中增加了 195 工程购买的资产,因此折旧增加;机关运行成本增加原因为本年度计算口径变化,增加了人员成本公共服务支出。
(9)机关运行经费指标中: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911.05 万元,同比增加 20.85%;日常消耗类费用性支出 619.32 万元,同比增加 27.52%;非日常消耗类费用性支出 131.42 万元,同比降低37.72%;兜底性经济分类科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63.97 万元,同比增加88.54%;其他经济分类科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76.76万元,同比增加 5422.30%;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公用经费与项目支出比降低 38.87%;机关运行成本总额与机关运行经费变化比降低125.63%;
主要原因是: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增加原因为,本年度项目经费中工信综合管理事务网络维修维护费确认为机关运行经费;日常消耗类费用性支出增加原因为本年度增加了 2 个机关运行项目经费;非日常消耗类费用性支出减少原因为受疫情影响,差旅费、会议费等活动减少;兜底性经济分类科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增加原因为,因疫情防控需要购买了防疫物资;其他经济分类科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增加原因为,项目中含有人员经费支出;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公用经费与项目支出比减少原因为疫情防控专项支出增加;机关运行成本总额与机关运行经费变化比减少原因为机关运行经费增加,导致百分比减少。
(10)人均类指标;人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置及折旧摊销影响 1.38 万元,同比增加 73.50%;人均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4.18万元,同比增加 24.18%;人均日常消耗类费用性支出 2.84 万元,同比增加 31.03%;人均非日常消耗类费用性支出 0.6 万元,同比降低 36.00%;人均兜底性经济分类科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0.29万元,同比增加 93.72%;人均其他经济分类科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0.35 万元,同比增加 5574.29%;人均全年财政拨款支出总额346.85 万元,同比增加 914.35%;
主要原因是:人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置及折旧摊销影响增加原因为,上年度制度解读有误,导致基本 2 表中固定资产折旧只填写了新增资产折旧,本年纠正为所有资产折旧;人均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增加原因为,本年度项目经费确认为机关运行经费;人均日常消耗类费用性支出增加原因为,本年度增加了 2 个机关运行项目经费;人均非日常消耗类费用性支出减少原因为,疫情影响,差旅费、会议费等活动减少;人均兜底性经济分类科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增加原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购买了防疫物资;人均其他经济分类科目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增加原因为,项目中含有人员经费支出;人均全年财政拨款支出总额增加原因为,疫情防控专项支出增加。
(11)机关运行经费按活动分类支出情况中:办公用房保障费用 23.65 万元,同比增长 46.35%。内部运行保障费用 259.08 万元,同比增长 81.40%。公务交流保障费用 107.77 万元,同比降低 44.69%。其他活动保障费用 140.92 万元,同比增长 247.69%。
主要原因是:办公用房保障费用增加原因为,家具维修维护费增加;内部运行保障费用增加原因为,本年新增加了 2 个机关运行经费的项目支出,支出中增加了办公费;公务交流保障费用减少原因为,受疫情影响,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减少;其他活动保障费用增加原因为购买疫情防控物资列入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导致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
(三)其他统计分析
无。
(四)统计分析小结
根据各项法律法规和省财政相关管理办法,制定了和逐步完善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会议费和培训费管理、差旅费管理、“三公”经费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等实施细则,为机关运行成本的科学管理提供具体依据。
为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我厅严格控制审核各项行政运行支出,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在确保工作任务能够顺利开展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把行政支出尽量缩减最小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机关的运行成本。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 年 7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