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兰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双创”平台和导师团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整合双创平台资源,提升建设规格和层次的建议
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和省科技厅在整合双创平台资源,提升建设规格和层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我省长春新区、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二批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近两年来,4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在强化空间载体建设、推进试点示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带动了全省“双创”工作深入发展。省发改委会同省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人社厅组织开展了吉林省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认定了二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专业孵化平台等3大类41个单位为吉林省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第三批认定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为积极培育小微企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大企业(集团)平台认定工作,已认定13家省级大企业(集团)双创平台。通过双创示范基地和大企业双创平台的认定,推动了行业双创支撑平台和企业双创平台建设,在引导示范基地开展协同创新、技术开发、平台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引导创业孵化基地健康持续发展,严把省级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关,省工信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孵化服务功能建设的意见》(吉工信办〔2009〕521号),对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运营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并制定了《吉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核准和管理办法》(吉工信创业[2014]270号),把功能、技术、服务等纳入考核验收重要内容,使相关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同时按照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制度,省工信厅每年新认定一批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并根据相关规定,撤销一批达不到基本要求的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在平台建设上,不断提升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能力,汇集双创服务资源,不断提高孵化基地的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先后在浙江大学举办了吉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专题研修班、长春市举办了全省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其中,专题研修班培训管理人才52人,并发放了结业证书;服务能力提升班培训近200人,同时加强对省级孵化基地的调研和对市(州)、县(市、区)负责孵化基地人员的工作指导,有效提升了孵化基地为入孵企业的服务能力,优化了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在孵化基地建设中,加快推动双创平台与我省特色产业深入融合,改变传统做法,在汽车产业、光电子、装备和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领域加大支持,突出向小企业聚集、产业集成方向引导。2018年底,新认定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5个,淘汰撤销16个,使省级创业孵化基地达到281个。同时,积极发挥孵化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指导了孵化基地的科学管理和规范运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已认定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5个,申报认定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9个,有力推动了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
按照国家和我省“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有关文件精神,省科技厅深入实施“双创”升级工程,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发展的创新创业新生态,2019年起,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含众创空间等,以下简称孵化器)建设将从重“数量发展”向重“质量提升”转变,引导孵化器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鼓励并支持高校院所围绕优势专业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社会力量围绕区域支柱和优势产业建设专业型孵化器,努力打造双创升级版,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人社厅等部门,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积极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和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引领带动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
二、关于引导双创服务工作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的建议
2018年省工信厅结合工作职能,以长春和吉林两市为试点,制定《创业导师走进创业孵化基地辅导创业者活动的实施方案》,并于2018年4月19日,在吉林省宾馆举办了创业导师走进孵化基地辅导创业者对接启动大会暨创业大讲堂,各级工信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参加辅导活动的创业导师及企业负责人、邀请的讲座嘉宾,共200多人参加了活动。省工信厅参会领导、创业导师代表和企业代表都进行了发言交流,导师与企业进行了对接签约,并邀请中国沐新创业同修会东北校区执行总监王禅老师,以机敏创业、助力成功为主题进行了交流。会后,根据企业需求,组织了50名创业导师与188户入孵企业结成帮扶对子,按照市场规则,为入孵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全方位服务,帮扶企业提出的70%以上问题和建议得到了答复和解决,并为12家帮扶企业成功融资6748万元。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七个转变”的工作部署,推动我省科技与教育优势向“双创”优势转变,2019年初,省科技厅起草了《吉林省加快科教优势向“双创”优势转变的推进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中介市场化服务主体功能建设。加强科技中介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相关专业人员的能力培训,提升市场化意识。
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开展创业导师培训工作。
三、加强双创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要求,2017年,省工信厅聘请了由行业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学者和专业机构人员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组织的吉林省创业导师,并给予授牌,总人数达到196人。举办了的吉林省创业导师交流峰会,邀请蔡莉等嘉宾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印发了《创业导师服务指南》,并组织导师与创业者对接。2018年,举办了吉林省赛飞创业辅导师培训班。邀请德国赛飞国际培训机构,针对提高创业辅导能力,培育创业导师队伍,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水平,推动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举办了赛飞创业辅导师培训班,培训效果明显,受到全体学员好评,并有52名学员完成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并获得了由德国赛飞国际培训机构颁发的“赛飞创业辅导师证书”,为我省新培育了52名国家级创业辅导师。
2010年起,吉林省科技厅按照国家科技部的工作部署,启动并参与了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旨在提升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能力,扩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社会影响力,加速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企业家。从2013年至今,省科技厅评聘了近200名科技创业导师,为全省孵化器提供创新创业辅导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不断提升全省孵化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省科技厅近年来不断强化培训工作,从每年组织一次从业人员培训,增加为每年组织两次专业培训,其中上半年为孵化器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下半年为从业人员培训。同时,为学习和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双创平台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先后在杭州市和深圳市举办了两次高层次培训。
下一步,省科技厅还将强化科技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开展评聘科技创业导师工作,为省内广大创业者提供优质创新创业服务,合理制定科技创业导师评价标准,建设吉林省科技创业导师队伍,不断提升“双创”工作服务能力。
四、着力打造一批省级重点精品孵化工程的建议
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举办2018年工业企业质量品牌培训暨辽源袜业产业集群国家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启动会,开展评价总结,推动辽源袜业、四平换热器等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建设。开展全国质量标杆创建工作,推动长白山制药、冀东水泥等企业创建全国质量标杆。配合开展吉林省名牌认定、名牌复审工作;推进工业企业标准化建设,会同省质监局推荐吉林省维尔特隧道装备有限公司申报2018年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组织推荐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5家单位共18项技术标准参加第四届“吉林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同时,推动重点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建设了吉林省汽车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围绕食品加工产业,建设了吉林市中新食品创新创业孵化园;围绕光电子信息产业,建设了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创业孵化基地;围绕医药产业,建设了通化市医药高新区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长春北湖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围绕软件发展产业,建设了吉林金谷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孵化基地、吉林巨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着力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链条覆盖面,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发展。
按照国家和我省“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有关要求,近年来,省科技厅大力支持省内部分孵化器启动精准孵化工程,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社会海量创新资源,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力帮扶企业快速成长。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进长春中关村创新中心、长春阿里云创新中心、北湖科技园、科大讯飞、腾讯云等精品孵化器建设,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孵化器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
2019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