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字号: 默认 超大
返回顶部
索  引 号: 11220000MB1528034J/2025-01306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成文日期: 2025年06月27日
标      题: 对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3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监议字〔2025〕14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7日
索  引 号: 11220000MB1528034J/2025-01306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成文日期: 2025年06月27日
标      题: 对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3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市监议字〔2025〕14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7日

对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 232 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刘喜艳等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应对职业打假人情形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多年来对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为遏制恶意索赔行为对营商环境的破坏,我厅完善投诉举报关口登记机制,督导全省各地区进一步明晰投诉举报处理工作,编制非正常投诉举报处理指导手册,建立重点投诉举报名录,指导各地区积极出台规制职业索赔行为的政策。督导全省各地区市场监管部门坚持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决避免“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更好地维护我省营商环境,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省委政法委推行柔性执法理念,强化政策支撑,司法部门2024年接收全省市场监管类行政复议申请3146件,公安部门多次针对舆情敲诈、恶意投诉举报、网络水军等涉网有组织犯罪部署开展线索摸排和集中打击整治行动。检查机关2024年办理的敲诈勒索犯罪案件中,批准逮捕37人,起诉37人,暂无犯罪主体为职业打假人的诈骗案件。

  针对您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我厅将与省司法厅、省公安厅等有关单位针对“职业打假人”乱象,构建法治化治理框架,确保依法打击、依法办理案件。强化专业化打击能力,整合数据,健全协同治理机制。强化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加强法律适用研究力度,加强对职业打假人实施的虚假诉讼、恶意投诉举报等案件的审查甄别,推进源头防范工程。加强对企业合规指导,完善社会共治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能力和水平,依法维护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55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