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3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政数字〔2024〕1号
王志伟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整合涉农信用信息数据 完善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第233号提案)收悉。首先,对您长期以来对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您的提案富有前瞻性、建设性和针对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对此,我局作为分办单位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中,吉林省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到全省“数字政府”建设中,统筹协调一体推进,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了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数据共享难等传统难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部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一)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按照“省级统建、市县应用”建设模式,建成了全覆盖、一体化、标准化的社会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包含信用奖惩、信用承诺、行政公示等十余个功能模块,对上联通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横向联通40余个中省直部门、纵向联通9市州及长白山管委会,实现省市县三级统一平台架构、统一共享应用,实现了地区和部门间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成为全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总枢纽”,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保障。
(二)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全面提升。依托省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对各行业领域公共信用数据的归集,充实和完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共归集信用数据总量88.31亿条。利用平台数据治理功能,对信用数据加工清洗,数据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优质数据超38.42亿条。推进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应用,采取“订阅+直连”方式,将可开放的信用信息挂载到吉林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供各地各部门订阅使用,实现数据共享应用。
(三)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组织各地引导中小微企业在全省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实名注册,发布融资需求,扩大经营主体覆盖面,目前平台注册经营主体达100余万户。推动各类金融机构接入全省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创新开发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及时对接、处理企业融资需求,目前平台入驻金融机构470余个。通过全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搭建了银企对接桥梁,助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下步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会按照您的对策建议,依据部门职责配合相关部门推动涉农信用信息整合,完善我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一)提升信用平台服务效能。深化省信用综合服务平台信用信息一体共享应用、业务一体协同建设成果,持续完善系统功能,不断提高信用数据归集、处理、共享、应用的支撑能力,加强公共信用数据跨部门多场景协同应用的保障安全,持续提升平台监测统计、风险防控能力。
(二)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按照《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2024版)》中条目,加强对各行业领域公共信用数据的归集,充实和完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应用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质效。
(三)推广“信易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建立政银企担多方合作机制,共同分担信贷风险。引导金融机构结合我省肉牛、人参、大米等特色产业,创新信贷产品,促进农民增收、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
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
202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