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第14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吉卫复议字〔2025〕33号
赵菁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提升属地就医管理的建议》收悉。经商省医疗保障局,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医联体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是破解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布局,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显著改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升。但是,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基层人才严重缺乏,仍然是制约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网格化的多层次医联体建设就是解决高水平医务人员和优质服务资源向下流动的关键一招。省卫生健康委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吉林省进一步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规定了我省“府院合作、外部协作指导、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共6种医疗体建设模式,进一步规范了全省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强化了政府主导下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推进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核心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目前全省共建立府院合作关系医联体8家,高水平医院外部协作指导关系医联体20家,全省建立城市医疗集团22个,省级专科联盟30个、省管医院命名专科联盟53个。全省组网建设远程医疗协作网1个。全省共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83个,覆盖610家乡镇卫生院和1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市)全覆盖。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省卫生健康委为进一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制定印发了《吉林省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工作方案》,组织21家城市三级医院、14家城市三级中医院和41家县级医院、36家县级中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组织城市医疗集团内二、三级医院,对113个有帮扶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常态化巡回医疗工作,巡诊覆盖全部脱贫县、服务能力薄弱县、少数民族自治县、边境地区等;由对口帮扶的城市三级医院到县定期开展巡回医疗,原则上,县级巡回医疗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由县域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在乡镇开展巡回医疗,每个月开展不少于1次。2024年全省累计下沉帮扶医务人员5178人次,开展巡回医疗服务1465次,累计服务患者26.7万人次。
(二)完善网格化医疗联合体建设。医疗联合体建设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省卫生健康委一是积极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遴选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纳入国家试点建设城市,按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要求,率先开展配套政策和体制机制的探索发展,其他市(州)也完成了辖区城市医疗集团的网格化布局规划。二是明确“府院合作”、“省级外部协作指导”、“省级专科联盟”及“中省直医疗机构专科联盟”年度工作目标、措施及时间节点,进一步规范全省医疗联合管理。
(三)提升医保管理效能。在异地就医备案管理方面我省提供多种便捷备案渠道,包括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吉林医保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号、吉林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网上服务大厅等线上途径,以及各级医保经办窗口、代办服务点等线下途径,各渠道备案材料统一。针对老年人等群体,在吉林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网上服务大厅、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途径开通了为他人备案功能,子女可通过子女账号实现“亲属代备案”。在异地就医报销政策方面,我省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原则,已经实现住院、门诊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全覆盖。参保人在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在就医地可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相关医保费用。关于转诊转院业务办理。全省按照《吉林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经办规程》要求执行,统一转诊转院材料,转诊业务受理权限下放至定点医疗机构。各统筹区具有转诊权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办理转诊转院业务,无需至经办机构审核。同时,为方便同种疾病再次就医,转诊有效期结束后,参保人因同种疾病确需在就医地继续治疗或再次转外就医的,提供医保电子凭证或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即可申请转诊转院备案。
(四)拓展远程服务内涵。目前,吉林省已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构建远程医疗服务与监管体系为目标的吉林省远程会诊平台,形成了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四级远程会诊网络。平台链接全省各级医疗机构1047家。2024年吉林省远程会诊平台共开展远程会诊315例,组织召开远程培训和会议185期,总计人数35996人次。远程平台新增影像和病例存储数据约4070条,其中影像数据3244条,病例数据826条。
(五)推进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我省申报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吉林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山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梅河医院4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五批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省财政支持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分别是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通化市中心医院以及吉林市中心医院。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落地,有效提升了区域医疗服保障能力。
(六)拓展医疗服便捷举措。吉林省卫生健康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目标,深入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工作,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吉林省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再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从优化流程简环节、便捷就医提效率、创新服务新模式、改善环境树新风4个方面,提出包括“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一站式服务”“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在内的20条具体举措。以全面改善群众实际感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效率,让人民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完善区域、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通过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和集中审方中心、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配备使用机制、健全基层药品短缺预警处置机制,推进基层高质量药品供应和药学服务下沉。提升卫生健康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效率,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就医需求。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5月29日
(联系人:严一锋 电话:0431-88905523)
抄送:省人大人代选委、省政府办公厅。
初审:严一锋
复审:李宏颖
终审:李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