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吉卫复议字〔2025〕18号
李财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机构行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支持老年医学科和安宁疗护科发展,通过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从文化、管理、服务、环境等方面推进医疗机构开展适老化改造,提升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友善医疗服务,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服务。二是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通过出院宣教、定期主题讲座、电话随访等多种方式,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常规康复护理指导。三是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各地开展“5·19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宣传活动,接受健康咨询的群众8万余人次,组织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班,培训5929人次。四是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服务质量。2024年,针对于医养结合机构规划、投资等项目各市州均已分批次提出融资需求,不断提升我省医养结合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五是省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国家中央转移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完成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项目,制定印发项目实施方案,以试点形式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与服务,截至目前,我省接受健康服务老年人4万余人。
二、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2023年5月,省卫生健康委、省发改委等15个厅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加强行业监管,将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医疗卫生行业、养老服务行业综合监管和质量工作考核内容,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疗卫生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范围,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纳入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范围,引导相关机构持续优化医养结合服务。着力推动解决影响服务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方面: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医疗机构,开展老年病、康复、护理、中医和安宁疗护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根据实际条件、床位规模和医疗服务需求,申请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鼓励不具备开办医疗机构条件的养老机构就近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加强老年康复服务和健康管理,提高养老机构康复水平,配备专业康复人员或引入专业的康复机构,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依法依规开展专业化康复服务;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可作为老年人后期康复护理场所。二是开展养老机构试住体验活动。近年来,随着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的持续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取得较大进展,养老机构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养老机构入院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为进一步增强社会老年人对当前养老机构发展、多样化服务开展情况更多地了解,打破社会老年人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让社会老年人深入感受体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2024年,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开展养老机构试住体验活动的通知》,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相关活动,让社会老年人实地了解养老机构,体验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坚持养老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建立了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养老服务的整体合力。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境内与境外投资者享受在用地保障、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生活类价格,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社区养老服务税费减免等优惠新政有效落实。省级层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机制建设的若干措施》《吉林省为老年人办实事清单》《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医养结合、税费减免、资金监管、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四是省体育系统创伤医院作为专注于运动创伤治疗的专业医疗机构,长期致力于为广大运动爱好者、运动员以及因运动损伤受病痛困扰的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医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患者精准诊断,患者数量与日俱增,其中老年患者数量达到三分之一。积极主动与多家社区合作开展老年人义诊活动,推出“健康大讲堂”,走进多家单位,其中还成为华阳社区“幸福医馆”定点单位,与尚体乐活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三、中医药健康旅游工作
一是2021年12月,省文旅厅与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印发促进吉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导企业以长白山资源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为核心,在有条件的地区或景区开发和培育温泉养生、中医养生、疗养康复、特色医疗、美容保健、中医药科考、森林康养等旅游产品,推动我省医药健康与旅游业快速融合发展。二是继续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创建。在通化市被评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后,2022年,省文旅厅与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开展了“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评定”工作,通过书面初评、现地评审,确定长春国信南山温泉酒店有限公司、长春净月潭凯撒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吉林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通化振国药业有限公司通化壹号庄园、吉林省长白山仙人桥温泉旅游度假区有限公司、吉林奥美莲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为“吉林省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试点基地”,通过试点加强示范引领作用。三是继续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开发。鼓励省内各景区(点)利用森林和中医药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持续开发类型多样的旅游+健康产品和项目,有产业基础的地市打造旅游康养产业集群。2023年2月,依托吉林特色林业资源,省文旅厅与省林草局共同推出了“吉林省研学旅行十大主题精品线路”“41家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其中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和研学旅行基地深受百姓追捧和喜爱。四是多渠道进行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近年来,省文旅厅通过新华社、人民网等百余主流媒体,还联合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全方位、多元化、多角度、多平台地展现吉林生态旅游的魅力与精彩,尤其是对中医药康养旅游项目进行重点宣传推介,搭建景区、基地与旅行社合作平台,促进我省全域旅游跨越式发展。
四、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为提升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高医养结合服务人才素质,吉林省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国家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连续4年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举办的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通过理论培训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计脱产培训老年医学人才312人次,使学员对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护理均有了更规范系统的认识,提升了基层单位服务水平。2024年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项目,我省线上培训共计800人次。二是加大养老服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支持有条件的本科高校加强养老服务相关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输送急需紧缺的各层次人才。现已布局养老服务相关本科专业点22个(其中,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点9个,护理学本科专业点8个,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点2个,家政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点各1个),相关专业在校生1.2万余名,并将健康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管理、老年医学与健康、健康与医疗保障等养老服务相关新兴专业纳入2024年度吉林省急需紧缺本科专业引导性设置目录。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积极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目前有21所高职院校开设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等高职专科专业点76个,在校生3.42万人;同时,支持中职学校开设护理、中医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三是创新“医养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支持省内本科高校依托吉林省高校休闲康养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协作体,与养老机构在人才培养方案拟定、产教融合课程设计、实习实践项目开发等人才培养各环节加强合作对接,推动相关专业育人工作更好满足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创新集“医疗、康养、教育”为一体的校企融合育人模式,基于行业企业需求开展现代学徒制、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多途径人才培养。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国信亲亲养老公司共建国信健康产业学院。长春东方职业学院分别与吉林省颐乐康复中心、吉林馨天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颐乐精英定制班”和“国色天莲精英定制班”等。四是紧密围绕行业需求推进集团化办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长春东方职业学院、长春科技学院等院校,成立吉林省健康养老职教集团,集团成员吸纳开设养老专业的本科院校、中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200余家,民政、医保等行政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20余个,在集团内实现校企间、院校间、企业间、区域间合作共赢。五是积极开展职业培训。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春健康职业学院分别建立了养老护理培训基地、健康和社会照护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承接养老服务岗位相关的技能培训任务,积极开展医养结合与失能评估指导项目、医疗护理员(养老)师资、健康管理师、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等社会培训。六是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同等待遇。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引进医务人员,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大公开招聘力度。鼓励退休医生、护士到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执业或提供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其执业类别、范围保持不变。七是为创伤医院医生提供进修学习机会,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创伤医院还广泛与吉林体育学院健康技术运动学院、吉林体育学院人体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培养大批复合型体医养融合人才。
五、下一步计划
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配合省卫健委推动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深度衔接,切实增强老年群体健康养老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围绕医、药、疗、康、美、食、旅、购等要素组织“中医药+文旅”的专项调研,建立“中医药+文旅”项目和产品目录;按标准化形式,推出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试点基地(重点企业),一批中医药旅游购物、一批中医药药膳美食、中医药康养体验场所等,策划包装一批“中医药+旅游”融合线路。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25〕1号)及省民政厅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民发〔2024〕33号)有关要求,深化养老服务相关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我省医学高等教育优势,主动满足我省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5月22日
(联系人:卢春红 电话:0431-88906367)
抄送:省人大人代选委、省政府办公厅。
初审:卢春红
复审:何 晶
终审:李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