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0号
联名提案的答复
杨鹤童委员:
建设吉林省特色商业街,推动吉林省商业街的转型升级,为提升吉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增加新的亮点,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稳定经济、促进就业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您提交的《关于建设吉林省特色商业街的建议》提案,我厅高度重视,多次与相关厅局沟通,力推各项提案内容落地见效。综合各协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挖掘地域文化。文旅部门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三普以来不可移动文物8129处,新发现文物596处。开展文物建筑损毁情况调查、中东铁路遗存等工业遗产调查、古树名木保护调查,联合驻厅纪检组开展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专项督导,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文物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在省级层面成立6个工作专班,加快推进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提升、吉林省政府与中国黄金集团战略合作、全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规划与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陈、松苑一栋修缮利用、丰乐剧场修缮利用、长春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等工作。推进考古研究。印发实施《吉林省基本建设用地考古前置管理规定》,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实施考古社科基金项目9项,开展主动性发掘项目10项,位列东北地区首位。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承办全国东北抗联革命文物工作会议,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署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合作协议。吉林省博物院—吉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正式挂牌。会同黑、辽、蒙共同编制《东北抗日联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专项规划》。成功举办“致敬英雄”第四届全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磐石红石砬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入国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改进文博展陈。编制《吉林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规划》,开展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基本陈列展览大纲和讲解词审核。“点亮文博之光”中小型博物馆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入选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是东北地区首次获此殊荣。吉林市博物馆、四平战役纪念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一级博物馆总数达到5家。五是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认定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3人,建立非遗工坊63个,认定第一批省级非遗村落3家。组织“非遗过大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等传播展示活动。联合建立吉林省非遗工匠学院。打造吉林省非遗市集品牌,成功举办非遗市集14场。2个集体、5名个人当选全国非遗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二、提升消费体验。商务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批省级步行街申报工作的通知》(吉商流通〔2024〕16号),组织专家队伍对完成改造任务的试点街区现场评估,认定长春绿园吾悦广场-悦见39°步行街、吉林市百年东市步行街等5条街区为省级步行街。全面推进我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已纳入试点计划的生活圈数量99个,争取服务业专项资金790万元用于试点项目建设,生活圈内商业网点数量近万个,服务96.12万人,形成了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建立商务系统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联创机制,通过逐步完善社区商业网点、丰富商业业态,服务基本民生、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加强与民政、供销、人社、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探索整合各方力量,集中打造,避免重复建设,形成建设合力。
三、优化业态布局。商务部门推进全省夜经济提档升级,围绕“点亮夜经济”主题,组织开展“盛夏消费季暨点亮夜经济消费添活力”系列活动,全省累计组织活动2497场次,带动就业(含灵活就业)72064人次,拉动消费70.67亿元。举办“寻味吉林”首届地标美食网络评选暨“锦绣中华支付无忧”活动,进一步丰富夜间消费场景。联合省发改委等6部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吉林省第二批夜间消费集聚区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认定11个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
四、推动数智化建设。商务部门指导松原市金钻百货商圈对现有步行街设施开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项目计划建设全天候自助服务设施、智慧交通(停车三级引导)、智慧座椅、智能垃圾箱、智慧导览、机器人服务等智能化设施;信息服务平台能够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提供活动发布、精准导购、积分促销、移动支付、智能停车等服务,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升消费者体验。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消费环境品质,提升消费体验,持续推动消费扩大,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支撑。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消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吉林省商务厅
2025年6月6日
(联系人:王琪;联系电话:0431-85659833;187433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