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吉农综发〔2017〕6号
|

|
|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
《关于在全省农业系统组织开展推进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大
问题综合调研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
|
各市(州)农委,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农业局,委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
为提早总结2017年工作,谋划明年工作,筹备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省农委决定从9月份开始至10月上旬前,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大问题,集中开展综合调研。制定了《关于在全省农业系统组织开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大问题综合调研的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调研报告形成后,报领导审签,统一于10月10日前报省农委综合处。委党组将在10月中旬适当时间,听取委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此次调研工作情况汇报。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2017年8月31日
(联系人:李轩 张庆贺 夏厚禹 电话:0431-88906057
邮 箱:nwzhclx@163.com )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关于在全省农业系统组织开展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率先实现农业
现代化重大问题综合调研的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提早总结2017年重点工作,研究谋划2018年重点任务,筹备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业工作会议,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意见,省农委决定在全省农业系统组织开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大问题综合调研。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调研目的
(一)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引领吉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今后五年全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作出了明确部署,指明了发展方向。巴音朝鲁书记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规模效益型农业,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格局。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特别是巴音朝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把会议精神贯穿到、体现到、融入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中去。这次调研活动,就是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特别是巴音朝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谋划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工作,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作落实。
(二)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意见。这次调研活动,就是要提早总结和谋划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工作。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对2017年工作的突出成效、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全面调研和总结,对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矛盾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判,对2018年工作的总体考虑、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进行统筹谋划和安排,为筹备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业工作会议提供基础材料,为省委、省政府部署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意见。
(三)推动形成全省农业系统大调研工作格局。这次调研活动,就是要针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转型、动能转换深刻变革的新形势,聚焦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和新型职业农民,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进而,在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建立健全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的调研论证制度,统筹构建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大调研工作格局,推动调研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调研内容
(一)突出“一个统领”。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特别是朝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指导和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二)突出“两个加快”。一是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点带面,积量变为质变,向着体系完整、模式多元、创新驱动、梯度推进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立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能力、综合保障供给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突出“三个着力”。一是着力打造规模效益、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家庭农场联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豆米牌、念山海经、唱林草戏。二是着力打造幸福宜居、文明富裕美丽乡村。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村建设规划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开展美丽乡村示范,保护文化特色,打造农村美丽家园。坚持农村像农村,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走出一条符合吉林农村实际的建设路子。三是着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新型农民。完善职业农民管理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大批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突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为重要基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优化导向,以推行绿色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推进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二是坚持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努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科学、农业农村发展更具活力,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确保到2020年,在14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三是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深入实施农民增收四年行动计划,强化“保增降减”各项措施落地,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广辟增收门路,力争实现农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目标,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四是坚持以三稳三增十进为重点任务。坚守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农民增收势头、稳定农村社会底线,扭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目标,推进结构调整、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经营、“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品牌建设、“五区三园”建设、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任务落实。
(五)突出“五个突破”。一是在稳定粮食综合产能上寻求突破。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机装备建设,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绿色大粮仓。二是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求突破。加快发展棚膜经济、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等五区三园建设。三是在农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上寻求突破。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在农村改革上寻求突破。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五是在农业绿色发展上寻求突破。突出护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产绿,开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行动,推广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标准化建设。突出唱绿,突出“吉字头”“长白山”标志,大打生态牌、绿色牌、安全牌,叫响“健康米”“放心肉”等特色优势品牌。
三、调研方式
(一)组织精干力量。省农委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各单位要组建由主要负责人带队、业务骨干参加的调研组,可单独组建,可与业务相关的处室和单位联合组建,可邀请专家学者组建,也可与市县联合组建。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也要参照省农委的做法,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组建调研组。
(二)加强联合协作。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固有的工作习惯,积极主动突破以往的条块局限、区域局限和行业局限,善于跳出农业审视农业研究农业,能上下联合的上下联合,能部门协助的部门协作,能借助外脑的借助外脑,确保调研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短板死角,避免交叉重复。
(三)注重方式方法。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开展调研要通过沉下去、走出去和钻进去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采取实地踏查、现场观摩、座谈讨论等调研方法,到田间地头去、到生产一线去、到农户家中去,好的要调研,差的更要调研,善于解剖麻雀、抓两头带中间,确保调研工作摸清最基层最真实的第一线情况,拿到最直接最可信的第一手材料,借鉴到最典型最可学的第一流经验。
四、调研成果
(一)表彰奖励。省农委将成立调研报告评审小组,本次调研工作结束后,对调研报告进行集中评审,对获得优秀调研报告的单位和个人发放奖励证书,并在全省农业系统通报表扬,优先向上级组织和领导以及有关方面、新闻媒体重点报送推荐。
(二)工作参考。省农委将对本次调研工作形成的调研报告进行统一梳理分类并汇编成册,报送上级组织和领导以及有关方面,印发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为筹备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业工作会议提供基础参考素材,为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意见,为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干部职工提供工作参考材料。
(三)宣传推介。省农委积极争取央省有关重要媒体的支持,充分利用所属“一参考一报一刊一网”(《农业农村工作参考》《吉林农业报》《吉林农业》《吉林农网》),采取开设专报、专题、专栏、专版、专刊等有效形式,对调研报告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和推介交流,特别是对调研中发现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进行重点宣传推介,供组织和领导决策参考。
五、调研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对这次调研工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突出“一个统领”“两个加快”“三个着力”“四个坚持”“五个突破”,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处室和单位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调研方案,及时组织开展调研。
(二)注重调研质量。这次调研工作,不分具体任务,不设具体题目,不定具体角度,由各部门、处室和单位围绕调研内容,结合各自职责职能和工作实际,自行选择最具代表性、标志性和关联性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调研。调研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切忌跑粗跑空、流于形式。调研要总结面上的总体情况,也要挖掘点上的典型事例,形成有份量、有深度、有内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主题鲜明、数据详实、对比分析透彻,突出重点、体现亮点、不要面面俱到,成绩要讲足、经验要讲透、问题要讲准、对策要讲实、不要讲大话空话套话。
(三)立足创新突破。这次调研工作,要立足理念创新、方式创新和手段创新,围绕重点产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谋划设计,突出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多出创新性的对策措施,以便于及早提出全委乃至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工作的总体考虑、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四)保证调研时限。这次调研工作,从9月份开始到10月上旬前结束,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抓紧组织开展调研工作,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研任务,形成调研报告。省农委机关各个处室和直属各个单位,至少要完成1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各市(州)农委要协调所属县(市、区)农业局,至少要完成5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梅河口市和公主岭市农业局。至少要完成2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调研报告形成后,报领导审签,统一于10月10日前报省农委综合处。委党组将在10月中旬适当时间,听取委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此次调研工作情况汇报。
(四)严守纪律规定。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开展调研工作,要严格遵守乘车、住宿、用餐等有关纪律规定,严禁接受吃请和土特产品。调研内容相近、调研地区相同的部门、处室和单位,要科学合理安排,防止扎堆调研,减轻基层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