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0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弓**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把握大势发展银发经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您聚焦党委和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老龄工作,形成了有思考、有深度、有温度的意见建议。针对您在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特别是发展银发经济方面的关心关切,近年来,吉林省民政厅及相关部门(单位)着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不断完善养老保险服务体系
(一)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我省从1986年双线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2024年12月,我省全面启动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已形成以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其他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十三五”末至今,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增长超17%。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方面,已实现省级统筹,并积极与全国统筹进行对接,保障基金持续稳定运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目前为市、县统筹,我省正与相关部门研究论证省级统筹的可行性。
(二)充分发挥医疗保险作用。我省自2016年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以来,在保障失能人员权益,减轻失能人员长期护理费用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我省成为全国首批试点中两个重点联系省份之一,为国家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运行模式,统一待遇政策,规范经办服务做出了有益尝试,为长护险制度发展贡献了吉林实践。
二、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城乡旅居康养发展
(一)注重旅居康养项目培育。积极发掘我省自然生态和中医药资源优势,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吉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指导相关企业以长白山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为核心,在有条件的地区或景区开发和培育温泉养生、中医养生、疗养康复、特色医疗、美容保健、中医药科考、森林康养等旅游产品,推动我省医药健康与旅游业快速融合发展。
(二)开展健康旅游品牌创建。在通化市被评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后,组织开展了“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评定”工作,确定长春国信南山温泉酒店有限公司、长春净月潭凯撒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吉林云岭野山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通化振国药业有限公司通化壹号庄园、吉林省长白山仙人桥温泉旅游度假区有限公司、吉林奥美莲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为“吉林省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试点基地,为推动旅居康养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加强康养产品开发推介。鼓励省内各景区(点)利用森林和中医药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持续开发类型多样的旅游+健康产品和项目。依托吉林特色林业资源,与省林草局共同推出了“吉林省研学旅行十大主题精品线路”“41家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同时,多渠道进行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依托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联合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吉林生态旅游魅力,积极搭建景区、基地与旅行社合作平台,促进我省全域旅居康养跨越式发展。
三、立足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吉林特色康养饮食
我省连续两年举办了老年美食节,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舌尖上的养老”。长春市打造了桂林路、重庆路等美食街;通化市举办了通化美食大赛、“人参鸡汤”评选大赛、“通化味道”美食邀请赛等。美食街的打造和美食活动都运用地道的食材为人们展现了“吉致美味”,通化地域美食既有高丽火盆、满族饺子宴等传统的特色菜品,又有奶香拔丝人参等创新菜肴。我们还将与各地政府共同努力,以老年美食节等活动为载体,加强省内各地特色美食、地标商家推介,推广吉林“老味道”,进一步激发旅居康养产业活力,促进我省经济发展。
四、加强“以文养老”,切实促进老年教育提质增效
(一)完善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依托国家老年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教育体系,设立省、市(州)、市(县)三级老年教育分校43个,在校老年学员13万余人。建设“吉林老年学习在线平台”被省政府列入为老年人办实事清单,成为全国首家省级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线上学员12.2万人。拓展各级老干部大学服务范围,全省59个学校年均服务老年人4万余人次。省内49所院校开设老年教育课程近百门,服务老年学员近6万人次。
(二)丰富老年文体娱乐活动。2024年,以“银龄风采”为主题,全面深化老年文体活动开展,通过品牌赛事、特色活动与政策创新,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多元化服务网络。全年累计举办中老年模特大赛、门球公开赛、太极拳展演等省级赛事30余场,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长春市举办了全国中老年人网球赛,吸引21个城市300名选手参赛;持续推进国家乡村文化振兴行动,组织以农民为主体的“村BA”、运动会、秧歌赛等活动。举办了2024年“吉养天年”重阳节主题文艺晚会,近700名演员中,老年人占比80%以上,直播观看人数达61.9万人。
五、突出人文主题,持续推动老年旅游产业发展
近年来,全力保障吉林龙湾景区创建5A级景区,打造森林康养标杆。加快推动华润希望田园、通化溶洞提升、辉南庆阳兵工遗址小镇、柳河“别有洞天”等项目建设,推动太极湾景区开工建设。同时,着眼旅居康养发展需求,重点规划打造金厂沟沿线的北方山谷美学旅游生活带项目(吉旅万峰至白鸡峰),全面提升沿线各类基础设施配套,形成旅游要素深度融合。结合2025年沈白高铁通车,通化将进入高铁时代发展机遇,市县联动推出一批乡村慢游、红色怀旧游、家庭游、错峰游等旅游产品,借助省市两级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聚焦辽宁和“京津冀”地区游客市场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吸引省外老年人来我省旅居养老。
六、加强设备制造,有效推进康养产业不断壮大
我省积极推动老年康复和中医检查设备制造业发展,支持智能辅具、康复机器人、中医康复设备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提升我省医疗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迪瑞医疗装备发展应用,该公司研制的免疫分析仪有助于老年人筛查诊断肿瘤和慢性疾病。延吉可喜安电位温热治疗仪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已纳入工信部2024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结合我省中医药优势,推动中医与康复设备融合发展,开发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设备。通化海恩达中医经络检测仪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理论,实现了中医诊断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够为老年人身体健康诊断提供数据支持,2024年入选国家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延边东华原中药制粉机便于老年人灵活调整用药剂量,促进身体康复和养生保健。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部署要求,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工作要求,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动我省长期护理保险扩大覆盖范围,不断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制定实施吉林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2025年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吉林振兴大局,统筹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切实通过政策引领、项目支撑、创新驱动,努力在产业发展、结构优化、要素保障上积极寻求突破,力争让银发经济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老龄工作的关注关心,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对积极推动我省银发经济发展,培育银发经济新引擎,增进银发消费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您一如既往关注老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支持,共同推动形成我省老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让全省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吉林省民政厅
202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