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69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科发农〔2025〕50号
侯立刚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贯彻大食物观,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 、关于对“建议1:打造农业微生物国家(省级)战略科技创新平台群”的答复
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农业微生物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早在2012年,批准建设了吉林省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充分发挥省重点实验室平台优势,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为我省解决微生物农药、肥料、生物能源、饲料等农业生产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2024年,省政府批复建设省实验室三江实验室,主要围绕植物、动物、菌物“三物”种质资源保育与创新、农业高效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破解农业领域重大科学 与技术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我省农业发展综合效 益和产业竞争力,推进吉林农业强省建设。
二、关于对“建议2:设立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重大攻关项 目。”的答复
近年来,省科技厅大力支持微生物及其相关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以微生物食物、农药、菌肥、饲料等为代表的产品,其技术研究和生产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一是加强食品微生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将微生物种业纳入种业科技创新体系,谋划设立重大项目。2024年,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畜牧局等行业部门,部署“现代种业”聚力攻坚专项,将“灵芝、黑木耳新菌种选育”作为专项课题项目开展研究。二是将虫害生物防治、微生物饲料、微生物疫苗、微生物食物开发等技术研究纳入省科技发展计划,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承担相关科研项目,挖掘和改造微生物资源,创制农业微生物新产品。2021年以来,支持“载菌赤眼蜂防控主要作物害虫技术研究与应用”“秸秆还田协同微生物菌剂缓酸增碳关键技术研究”“食用菌菌糠发酵饲料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生物防控非洲猪瘟动物微生态疫苗的创制”等生物农业相关重点研发项目53项。
三、关于对“建议3:做大做强农业微生物产业”的答复
吉林省高度重视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2021年,将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纳入《吉林省农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进行重点布局,并提出了系列支持举措。在平台建设方面,2021年以来,布局建设“吉林省野生食药用菌资源保护与利用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生物纳米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动物疫苗悬浮工艺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动物疫苗科技创新中心”等4个科技创新中心。其中,依托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吉林省动物疫苗科技创新中心”从筹建至今,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1项,获得猪圆环病毒2型亚单位疫苗(重组杆状病毒OKM 株)等新兽药 证书5个,并申报了相关产品生产批准文号,实现了产品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在体系建设方面,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主粮作物和特色产业建立了16个体系,将食药用菌产业作为重点建设体系,承担省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予以支持。李玉院士领衔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主推技术方面,2024年,全省遴选发布和示范推广农业主导品种126个、农业重点主推技术 0项、主推实用技术75项。将食用菌工厂精准化生产技术,列入园艺特产类第一项技术予以推广。2025年,我省发布的农业主导品种和重点主推技术中,已将羊肚菌、玉木耳和桃红木耳组合栽培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列为十大重点主推技术,持续开展食用菌技术指导服务。在推广应用方面,将高产食用菌品种及绿色配套栽培技术,作为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项目,支持其示范 推广。在汪清、磐石建立食用菌科技试验示范基地6个,培育示范主体12个、培训农户300人次,辐射带动面积1160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 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农业微生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亟需重点培 育的新质生产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持续支持农业微生物基础研究和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微生物种质资源开发、农业微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着力抢占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新赛道,以微生物的高效利 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吉林省现代农业的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注入不竭动力。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