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字号: 默认 超大
返回顶部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44429K/2024-01407
分      类: 委员提案;综合政务(其他);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成文日期: 2024年05月23日
标      题: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W10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科发农〔2024〕71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27日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44429K/2024-01407 分      类: 委员提案;综合政务(其他);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成文日期: 2024年05月23日
标      题: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W10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科发农〔2024〕71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5月27日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W10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科发农〔2024〕71号

崔剑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吉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并商省人社厅、各市(州)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

  加强创新型县市建设,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近年来,省政府有关部门及各市(州)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我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取得了积极进展。

  您的提案分析了加强我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的3条建议对加快提升我省创新型县市建设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省科技厅将会同人社厅、各市(州)人民政府充分吸纳您的建议,进一步推进我省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提升创新型县市建设能力。

  一、关于完善创新政策配置,构建科技资源适配体系的建议

  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建设创新型县市的顶层设计, 2019年,制定出台了《吉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工作指引(2019—2025年)》,从抓创新政策落地、抓创新要素集聚、抓创新成果转化、抓创新企业培育、抓创新载体建设、抓创新惠民为民、抓创新体制机制等七个方面部署了建设创新型县市的重点任务。同时,科学编制了《吉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实施方案》,包括区域概况,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思路,重点任务、进度安排、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2022年,省科技厅又制定出台了《吉林省科技厅关于“十四五”期间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推动我省县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创新型县市2个(通化县和大安市)、省级创新型县市3个(通化县、大安市、珲春市)。

  近年来,省科技厅大力推进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以下简称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持续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使用效率,加快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自2015年吉林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共享服务平台总访问量超16万人次,在平台注册并有仪器共享的单位共72家,已纳入科研仪器2387台/套,仪器原值总计253464.6万元。据统计,2022年度,仪器开放共享总时长为509663.3小时,对外服务单位3657家,对外服务金额总计7801.4万元,服务企业2852家,服务金额总计5817.2万元,其中,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服务企业229家,服务金额391万元;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服务企业37家,服务金额736.6万元;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服务企业871家,服务金额590.2万元;吉林农业大学服务企业113家,服务金额173万元。

  二、关于强化创新人才储备,持续深化校城融合全面发展的建议

  强化创新人才储备是全面加强吉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不断强化创新人才储备力度,积极落实各项人才保障待遇,大力开展人才各类培训,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成效显著。省人社厅聚焦科技人才普遍关心关注的子女入学、安家补贴、就医出行等方面,推动相关部门出台了人才分类定级评定、引进人才安家补贴发放、子女就学安置、配偶就业安置、人才服务卡管理和企业柔性引才等六项配套实施细则,为人才留吉干事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依托“万名人社干部进万企”活动,采取“一对一”服务、“面对面”宣介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人社人才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通过开展“吉人回乡”省外巡回宣讲活动,面向国内外介绍我省省情、传播人才政策、树立汽车、冰雪旅游等重点产业形象,不断加大对我省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舆论主阵地宣传,持续开展“爱上吉林”专题采访和“招才引智”专栏,以设专栏、发专报、选专题的方式,集中选树一批先进事迹和工作典型,努力营造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2023年,长春市全力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对院士在长创新创业予以支持,共兑现政策资金7000万元;首次面向全市科技型企业公开选聘50名创新人才兼任在长高校院所“产业教授”,加强了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互动。吉林市组织驻吉高校近百支科研团队为514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服务,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增添科技动力。在永吉县、磐石市和舒兰市召开了校地企合作县(市)专场对接会,进一步推进驻吉高校创新资源向县域倾斜。通化市依托发展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发展公司和各类农民合作社等农村企业,扶持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目前,全市累计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72个,省级命名的32个基地共获省补助资金750万,市级命名的23个基地共获奖励资金149万。

  三、关于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全面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议

  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推动建设创新型县市的有效载体。其中,长春市持续加大创新平台支持力度,与省科技厅联动,加大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扶持力度,省市每年支持9000万(其中市级1500万元),连续支持5年,2023年支持应用技术研究项目30个。长春市人民政府、开发区、高校院所共建了首批8个科技产业园区,助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目前正式投入运营5家,已入园企业87家,转化科技成果183项,集聚科研人员1000余人,2023年营收超过11亿元。四平市围绕各县(市)区优势产业,谋划了“一体化液体施肥播种机”“年产7000吨化工新材料系列产品”“双黄栀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三期临床实验研究”等10个重大科技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带动产业升级。瞄准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五新产业”,谋划一批科技项目、攻关一批关键技术。重点推动姜黄素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延边青年创业园、优质道地药材科技示范基地、龙川包装“破茧成蝶”等项目建设。全年力争获批省级科技项目 50 项以上、扶持资金 1500 万元以上。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为引领,积极推动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创新意识,督促指导县(市)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发挥科技创新对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推动县域坚定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感谢您对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的支持!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2024年5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