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11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吉科发中药〔2023〕108号
赵菁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坚持守正创新 促进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支柱产业重点培育,不断强化科技引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在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重点建设“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逐步推动我省医药健康产业走向质量高、效益好、结构优、优势释放的发展新路,医药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第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和第三大工业
投资产业,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十三五”末,医药健康工业实现总产值627.5亿元。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健康工业实现总产值744.3亿元,同比增长18.3%。2022年,全年我省规模以上医药健康工业实现总产值780.7亿元,同比增长3.0%。吉林省正在从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迈进。
一、关于“鼓励新品种培育引进”的建议
(一)成立专家咨询机构,发挥智库作用。2022年,省政府批准了省科技厅起草的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方案,成立“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主任委员,包括中医药、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国医大师、资深专家等26名。专委会作为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内设的专门委员会,为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提供专业化、战略性决策咨询,参与政策措施制定、产业规划等顶层设计,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指导和支持。进一步保障了全省医药健康产业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
(二)完善政策体系,释放政策红利。省科技厅作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各项规划和政策落地。先后印发了《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医药强省建设 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医药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推进医药健康企业复工复产 促进医药健康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的意见》,印发并修订了《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2018-2025)》《关于推进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实施的若干政策》,省工信厅制定了《生物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省中医药局制定了《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省药监局制定了《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引导、支持医药强省建设“1+N”政策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的精准性、衔接性及系统配套性,打出了有亮点、有特色的政策“组合拳”。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一是强化科技赋能新药研发。围绕中药、化药、生物药等开展技术攻关,近三年来,共支持科技项目887项,投入资金4.4亿元。截至目前,已有25个化学药完成生物等效性试验,20个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进入临床试验,13个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即将开展临床试验。预期2023年将有31个品种获批上市、56个品种申报注册。二是通过切块资金、择优支持、奖补等方式激发产业创新活力。近三年,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省共获得创新药注册批件58件,百克生物冻干鼻喷流感疫苗、长春生物所四价流感病毒疫苗、通化东宝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先后获批。有超速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100余个品种正在开展临床研究,洋参果冠心片、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等10余个新药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正在申报新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59个仿制药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三是支持创新药创新研发。省药监局实施“高精尖”新药建档调度,全方位指导帮扶,主动向国家局汇报协调,加强企业服务。省中医药局遴选优良院内制剂、名老中医经验方、医院协定方,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推进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转化。省教育厅通过建设一批部级、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成立博士研究生工作站、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培养科技人才,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围绕新药研发持续开展重点研发与重大科技专项,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在生物制药产业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意见。
二、关于“加强现有企业潜力挖掘,聚焦大品种,培育大品种”的建议
(一)加快大企业、大品种培育,增强产业竞争力。2022年,我省规上医药健康工业企业发展到326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240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51户,上市企业11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0件。省内亿元上市大品种85项,主要分布在中药、化药领域产品。海悦药业奥美拉唑胶囊等36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通化东宝“门冬胰岛素30、50注射液”获批上市。百克生物获批全球首个适用于40岁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新获得药品批准文号34个,新获得医疗器械注册(备案)品种854个,引进药品文号29个落户我省。中药配方颗粒省内上市备案454个品种,跨省销售备案3145个品种。修正集团、长春高新、通化东宝进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长春高新被评为2022年中国医药研发线最佳工业企业。
(二)加快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工业融合,利用技改专项,重点支持修正集团、敖东集团、亚泰制药、吉春制药、北域红药业等企业通过智能车间建设或智能装备改造,实施精益自动化生产方式,充分发挥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引领作用。
(三)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围绕加快医药强省建设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对照医药健康产业链招商图谱,谋划包装一批高质量重点招商项目,依托各类媒体、活动平合加强宣传推介。二是积极借助全球吉商大会、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东北亚产业园区对话会等重大活动,引进一批世界500强、民营500强、行业隐型冠军企业等医药健康大企业、大项目。三是大力引进化学原料药企业到我省专业园区发展,聚焦医药健康产业链式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拓展一批前后端项目,构建“链主拉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重点实施医药健康产业“四个一百”重点服务行动计划,即100户重点服务医药健康企业、100个已上市医药健康大品种、100个在研医药健康大品种、100项重点服务医药健康领域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企业方面,既抓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又抓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已上市品种方面,做精做强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大品种,给与大品种技术升级等政策扶持,不断降本增效,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三、关于“要多元化发展,不能固本守一”的建议
(一)加强重大产业化项目服务,促进产业扩大总量。 优化配套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十四五”时期,全省共谋划布局重大产业项目108个,总投资607.4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61亿元。2023年,集中开复工项目共72个,总投资39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5.1亿元,涵盖了中药材加工、新药研发、大健康产品、智慧园区、现代物流、数字化建设等产业链重点环节。
(二)组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围绕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需求,遴选具有研发优势的骨干企业为牵头单位,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组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分别组建了吉林省中药材、中药、生物药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全方位搭建共享交流平台,突破产业发展战略及共性关键技术瓶颈。
(三)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加速成果转化进程。组织省创新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赴长春、四平、延边与40余家医药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服务对接,针对企业在研发、生产等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现场答疑解惑,推介了一类新药益心片、保健食品参茸颗粒等8个科技成果。华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平台当场达成合作意向,有力促进了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
(四)加快推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积极落实国家有关医药行业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并制定配套规定。鼓励药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作为研发成果的持有人,在我省申请产品注册和上市许可。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加快医药强省建设步伐,继续抓好医药强省各项任务措施的落实落地,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实施。支持医药健康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对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取得创新药物生产批号、取得第三类医药器械批号等进行奖励补助。谋划和实施科技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提升“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产业集聚水平,深挖各地区资源、产品生产转化、平台、园区等发展优势,加快推进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