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字号: 默认 超大
返回顶部
索  引 号: 12220000412760962A/2025-01353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成文日期: 2025年06月13日
标      题: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W16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工信议案〔2025〕32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1日
索  引 号: 12220000412760962A/2025-01353 分      类: 人大代表建议;建议提案
发文机关: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成文日期: 2025年06月13日
标      题: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W16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吉工信议案〔2025〕32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01日

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W163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吉工信议案〔2025〕32号

李铭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抓住国家发展光学仪器契机,壮大我省特色光电信息产业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持续强化政策引导,对重点领域推出专项支持”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对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光电信息产业作为我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省工信厅从政策支持、加强产学研合作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光学仪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4年,我厅制定发布了《吉林省首台(套、批次)产品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对短波连续紫外激光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晶圆探针台、OLED发光材料等首台(套)产品给予 280余万元高质量专项资金支持。发挥有组织聚力攻坚科技创新机制引领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长光辰芯申报的科学仪器用高端 CMOS图像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禹衡光学与长春光机所联合申报的透射干涉型大量程光栅尺、紫晖光电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申报的量子点红外成像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3个光电材料与器件聚力攻坚专项课题加快实施,促进高校院所的优质科研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提高产业化能力。

二是整合省内现有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3年,我厅指导成立了吉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发展联盟,汇聚电子信息制造业上下游相关企业、事业单位、高校院所以及域内外专家智库、服务机构等会员单位 65家。联盟搭建了电子信息领域产学研深度交流的平台,通过组织吉林省中关村光电信息产业新动能交流研讨会、传感器产业发展交流研讨会、吉林省电子信息企业税收政策和企业服务培训会等系列活动,强化高校院所与重点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在申报项目、技术对接过程中加强合作,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为产业发展积蓄新动能。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继续完善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持续挖掘优质聚力攻坚课题并适时向省委科技委推荐,支持企业不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指导产业联盟开展精准产需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二、关于“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光学仪器可靠性及过程质量控制”的建议

省科技厅答复:科学仪器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科学仪器,特别是光电仪器科技攻关,为我省光电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20个项目获批 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获直接经费 5197万元。其中光电领域项目 3项,支持直接经费 780万元。省基础研究计划支持高速四波慢光反馈耦合激光器研究等光学仪器基础科学研究 9项,支持经费111万元。光电信息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出国际上首台单分子力谱与红外光谱联用系统,打破了国外仪器公司对纳米红外的技术垄断。

二是强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设立企业技术研发项目,支持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设立产业技术研发项目,支持高校院所联合企业开展科技攻关。2024年,投入科技经费490万元,支持内窥式瞬态高光谱在位成像系统开发”“基于芯片镀膜技术的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 9个重点研发项目,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聚焦光电仪器产业创新需求,注重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省实验室引领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加速构建优势互补、无缝衔接、快速响应的产学研用协同科技攻关体系,突出企业需求牵引,推动政策、资金等要素向企业加速聚集,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形成一批可推广的产业化项目。同时,构建全省科技创新有组织聚力攻坚机制,统筹全省优势创新资源,加快突破一批制约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重大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抢占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三、关于“以长春为基础建立可靠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议

省工信厅答复:省工信厅高度重视光学仪器产业发展,并在顶层设计上强化光学仪器产业的重要地位。2024年,围绕我省产业发展现状,我厅梳理了涵盖上游光电器件、中游光电仪器、下游应用场景的产业链条,形成了《光电仪器(设备)产业链图谱》《光电仪器(设备)产业链重点企业清单》,理清我省在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及劣势,深入分析了断点、堵点以及薄弱环节,对后续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一定支撑。同时,我厅积极与信通院、赛迪院、工信部电子五所等国家智库对接合作,开展了《吉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培育提升路径研究》《吉林省智能可穿戴设备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并对光电仪器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度探讨。同步推动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与赛迪院共建“赛迪吉林产业赋能中心”,旨在充分发挥赛迪院资源优势,对我省提供研究咨询、评测认证、科技服务、先进技术转化等相关支持。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并将光学仪器产业纳入“十五五”发展布局。同时,推动工信部电子五所、赛迪院、信通院等国家智库与我省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国家智库在光学仪器可靠性分析、检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并会同省内相关部门逐步推动以长春为基础建立光学仪器可靠性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不断积蓄新动能。

四、关于“引导应用示范,持续跟踪特色仪器使用状态”的建议

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答复:省市场监管厅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光电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十四五以来,推动全国空间科学及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光学有效载荷检测与试验技术分技术委员会(SAC/TC312/SC1)、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显装置分技术委员会(SAC/TC132/SC3)分别落户长春光机所和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支持长春光机所创建吉林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半导体激光),开展《高光谱探测系统产业化技术基础标准研究》,主导制定《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空间成像仪器实验室检测与定标方法》(GB/T44436-2024)、《荧光材料光致发光量子效率绝对测量通用检测方法》(GB/T44454-2024)、《大口径空间天文望远镜光学成像质量地面评价方法》(GB/T44783-2024)及其外文版。支持长春博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吉林省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创新基地,开展《养老产业智能行为识别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组织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光机所分别开展光学遥感相机、高速相机、高性能面发射激光产业产业链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设,引导协同开展科技攻关、标准研制、专利创造与运用,提升产业链韧性及安全水平。支持省内光电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开展相关标准化课题研究,不断完善光电信息产业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能力水平,助推我省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省市场监管厅以质量认证为抓手,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质量强国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对质量认证工作要求,紧贴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探索创新质量认证在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建立新质量认证融合发展新模式。我省通过《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规范》等政策强化监管,推动光学检测技术升级。鼓励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参与标准规则研制、制度建设和高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认定。持续规范我省检验检测行业秩序,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提升检验检测行业公信力,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 年 6 月 13 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薛翔宇 13006159985)

 

第163号关于抓住国家发展光学仪器契机,壮大我省特色光电信息产业的建议.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