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94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吉工信议案〔2020〕12号
蔡正希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设东北地区西部纺织产业发展基地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关于建设东北地区西部纺织产业发展基地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一篇高质量的人大提案,《建议》指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切中要害、符合实际,提出的意见建议中肯且具有建设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在我省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送来的一剂良药。接到《建议》后,我厅高度重视,立即将此提案回复办理过程作为推进我省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进一步提高对推动纺织工业转型升级,优化我省纺织产业结构的思想认识。
近年来,我省始终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及加快产业集群集聚作为推动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近年来,我们始终支持纺织企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大应用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促进信息化条件下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创新。截至目前我省纺织行业有东北袜业园、吉林华力服饰、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等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吉林化纤集团技术中心已被评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是提升企业品牌建设。多年来,吉林省不断加强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尤其是对省内重点培育的长春西装的“圣威雅特”牌、吉林特恩斯制衣的“特恩斯”牌、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的“艾迪绅”“雅佰隆”“相聚”牌袜子等共11户企业20个自主品牌,搞好跟踪服务,加强监测分析;目前,我省纺织行业拥有著名商标73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吉林名牌19个。吉林省温馨鸟集团有限公司“温馨鸟”牌服装列入国家工信部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自主品牌,产品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多年发展,我省纺织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扩大了名优特产品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品牌的竞争力、认知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三是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实施产业、集群、园区、企业、项目“五位一体”系统工程,产业集群、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集约集聚发展规模化效应逐渐显现。全省纺织产业形成了以纤腈纶纤维、竹纤维生产基地和保健功能纺织品原料基地,传统产品优质化,规模产品差别化,新产品产业链一体化的吉林化纤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了以研发生产功能性、生态性、运动型新型袜品、针织无缝内衣、纱线染整等系列产品,“南有诸暨,北有辽源”的辽源袜业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发展“温馨鸟”为代表的品牌服装、以“际华3504”为代表的职业服装服饰产品的长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成为带动轻纺产业快速发展的增长极。
四是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2019年,我省直接交易用户达到260家,试点园区达到52个,实际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88亿千瓦时,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2亿元。辽源东北袜业园有限公司、长春东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等纺织行业企业都作为直接交易用户参加电力交易,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
五是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讲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省交通厅按照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在切实减轻货车经营负担、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加快完善农村物流网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直击行业痛点、难点,有力地支持了社会经济相关产业发展。
当前,纺织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正是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意识、品牌影响、创意文化、新技革命、创造力等这些现代企业的要素正在促进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建议》中提出的推动产业集群集聚、提升原料保障水平、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等三个方面发展重点及相关建议,重点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快集群集聚。继续落实好《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吉林省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开展纺织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争取将《建议》中提出的发展重点及相关建议纳入到工业“十四五”规划中,优化我省纺织产业布局,推动纺织产业加快集群集聚发展。
二是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创新发展需求,依托省内外高校院所和省内行业骨干企业,再培育和创建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制造业创新生态。加强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人才培训等专业化公共服务,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三是深化对外合作,完善产业链条。利用吉林省与浙江省对口合作契机,结合我省纺织行业管理现状,适时组织我省纺织行业企业家在浙江开展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结合白城市产业优势、原材料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借助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商协会等平台及时了解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发展规划等信息,为开展招商外联工作提供可靠的一手资料。利用中东欧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等时机,支持纺织产业,适时举办针对浙江的专场招商引资活动,积极为浙江省纺织企业在吉林省洽谈对接创造条件。
四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持续贯彻落实《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吉林省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以省内生产规模较大、信誉较好、质量较高的企业为重点,积极运用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在打造品牌方面的独特作用,加大龙头示范企业培育力度,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挂靠一批国内重要的特色资源企业示范基地,逐步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品牌群体。
五是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电量比例。加快落实《关于全面放开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通知》精神(吉能电力联〔2019〕344号),明确从2020年开始省内所有经营性电力用户(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外)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参与市场的用户不再受电压等级和用电量的限制,均可全电量交易。全省纺织企业将通过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降低用电成本。
六是继续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讲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分工安排,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维护行业秩序,深化“放管服”,简化办事流程,促进道路货运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我省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联系人及电话:省工信厅 赵希广 0431-87077748
省能源局 王 洋 0431-89156346
省交通厅 宋绪东 0431-85097721
省商务厅 葛新原 0431-88787688
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