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政策解读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44541J/2021-04478
分  类: 政策解读 ; 
发文机关: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成文日期: 2022年01月26日
标      题: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26日
索  引 号: 11220000013544541J/2021-04478 分  类: 政策解读 ; 
发文机关: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成文日期: 2022年01月26日
标      题: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26日
有 效 性: 有效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现将《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于2020年5月启动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过程中,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工作方案,明确组织领导架构、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二是做好前期研究,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和“十三五”规划评估,组织省市规划工作对接、实地调研并听取基层工作人员意见建议,共同谋划“十四五”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三是强化《规划》衔接,紧密衔接国家上位规划,其核心精神和主要任务予以充分体现;紧密衔接省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保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与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四是广泛征求意见,《规划》起草过程中,多次组织开展座谈交流、实地调研,多次向省直相关部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有关专家、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建议,对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梳理研究,并在规划的修改完善过程中予以吸纳和体现。五是严格履行程序,《规划》履行了公众参与、集体讨论、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法律咨询等程序,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省政府批准印发。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12章59节,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评估“十三五”发展情况,分析“十四五”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体系,设置了住房宜居、城市建设管理、村镇建设和建筑业等四类20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2项,预期性指标18项。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至第十章,主要从健全住房市场机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建设科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九大领域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设置专栏17个。
  第三部分,即第十一章,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力实施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建立长效环境影响监测与跟踪评价机制,对《规划》生态影响进行评价。
  第四部分,即第十二章,从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评估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三、《规划》的主要思路和亮点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本规划着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租赁住房供给,支持农民进城购房,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道路、供排水、燃气、供热等民生保障能力;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市、建制镇、农村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本规划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制造;推进建筑节能,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节能方式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开展清洁热源建设和改造,助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引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本规划把韧性城市、安全城市建设要求融入其中,推进城市节水,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治理城市内涝;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行动,加强预警能力建设,防范遏制燃气事故发生,提升燃气安全保障水平;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韧性;补齐城市居住社区公用设施短板,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为群众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
  四是坚持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本规划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提出城市治理现代化工作目标,加强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城市运行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建立完善城市体检评估体系,系统治理“城市病”;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整体提升。
  五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乡村建设行动的部署要求,提出加快宜居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完善农房功能,提高农房品质;加强乡镇污水、供热、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制镇建设模式,打造一批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样板;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营造留住“乡愁”的村容村貌,加强农房与村庄建设管理等重点任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