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吉林省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 11220000013544357T/2009-00487 |
分 类: | 重大政务及社会管理;重大工作部署;通知 |
发文机关: |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成文日期: | 2009年04月09日 |
标 题: |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吉林省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9〕50号) |
发文字号: | 吉政办明电〔2009〕50号 |
发布日期: | 2009年04月09日 |
索 引 号: | 11220000013544357T/2009-00487 | 分 类: | 重大政务及社会管理;重大工作部署;通知 |
发文机关: |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成文日期: | 2009年04月09日 |
标 题: |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吉林省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9〕50号) | ||
发文字号: | 吉政办明电〔2009〕50号 | 发布日期: | 2009年04月09日 |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2009年吉林省实现8万农村
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的通知
吉政办明电〔2009〕5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2009年吉林省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4月9日
2009年吉林省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省政府“2009年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牢固确立“大扶贫”的思想,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以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使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 果。
二、工作目标
到2009年底,再实现全省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其中,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脱贫4万人,其他县(市)脱贫4万人。贫困人口脱贫标准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196元以上。
三、主要工作措施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受到冲击,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实现全省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力度,采取综合措施,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一)调整完善扶贫开发规划。
各地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重点,落实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具体措施,努力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实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要结合实际,立足长远,按照“统一规划,分年实施,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原则,根据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状况和贫困群众的需求,调整完善扶贫开发规划。要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泥草房改造、“兴边富民”等工作有机地相结合,积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要实行“参与式”扶贫,充分体现群众意愿,使扶贫项目符合群众的需求,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都要有贫困农户直接参与,发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体作用,提高贫困村基层民主水平。
(二)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全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3亿元。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利用扶贫贴息资金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5亿元。各市(州)、县(市)政府也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广电、金融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政策上、资金上向贫困地区和整村推进贫困村倾斜。特别是在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公路村村通、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要加强扶贫开发与其他惠农政策工作协调,农村低保补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和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学生教科书费等政策重点保障贫困地区。努力争取扩大扶贫贴息规模,积极协调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为扶贫龙头企业和微型金融组织提供信贷支持。要采取有效措施,动员更多社会力量进入扶贫领域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作用,通过大学生派驻村官计划、捐赠、援建等形式,将人才、资金、信息、物资等引导到贫困地区。
(三)重点实施整村推进计划。
在全省再次实施40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计划。其中,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市)实施推进196个村,其他县(市)实施推进204个村。要积极有效地整合各类资源,逐村抓好任务落实、项目落实、资金落实、责任落实。各地要采取统一组织、分类指导、因村施策、分年实施、整体推进的办法,落实整村推进规划,明确部门责任,着力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要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向“三个确保”贫困村投入力度,确保当年完成整村推进任务。对贫困村比较集中的贫困片区,实施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各级扶贫专项资金要重点向整村推进贫困村投放。以工代赈资金和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安排的比例要不少于70%,其中“三个确保”贫困村每村投入要不少于50万元;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向重点推进村投放;其他行业扶贫资金也要以整村推进项目为载体,重点向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投入。
(四)积极做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
抓住国家实施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政策机遇,努力扩大农民工就业机会。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贫困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两后生”(初中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学、未就业的学生)的培训力度。通过职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安排一定比例财政扶贫资金用于“雨露计划”培训项目,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和延长培训期限,增强受训人员的稳定就业能力。“阳光工程”、“春风行动”也要重点向贫困农民倾斜。县(市)政府也要增加培训资金投入,以确保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全年计划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2万人,实现农民劳务经济收入人均达到1500元以上。各级人保部门要加强对参训贫困学员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与指导,认真落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政策,要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好维权服务工作,共同做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五)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各地要依托当地资源条件,认真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优势,积极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重点的特色产业,优化品种结构,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要打破贫困地区传统农业束缚,适当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比例,因地制宜,发展防灾避灾产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发展,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推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性专业化生产,使贫困农户有一个稳定增收的产业和项目,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能力。扶贫到户贴息贷款要重点用于扶持生产基地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贴息贷款全部用于支持带动力强的产业化扶贫企业。产业扶贫要与科技扶贫相结合,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扶贫投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2008年,在全省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超额完成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共实现12.2万人脱贫。今年,省政府将再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作为着力解决的民生实事之一,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重点推进。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责任,摆上重要议程,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建立和落实扶贫工作领导责任制,逐级分解脱贫目标和任务,将任务、措施落实到人,限期完成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发挥部门优势作用,政策措施向贫困地区倾斜;各级相关扶贫工作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将工作重心下沉到村,扎实推进工作。
(二)密切配合合力攻坚。
省直各有关部门要立足行业特点,发挥部门优势,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着力推进专项扶贫计划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县级政府要加强资源整合,按照“渠道不变、投向不乱、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集中扶贫专项资金、各类支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重点村的支持和倾斜,推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落实,特别要对其中的59个“三个确保”贫困村加大投入,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贫困村脱贫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督导科学管理。
各地要按照当地扶贫开发规划,确定实施整村推进规划的重点村扶贫建设项目,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同时,及时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管理等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抓好建设项目后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的通知
续管理,巩固扶贫成果。各县(市)要结合绩效考评及时对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和整村推进规划完成情况组织验收。省里将对验收情况进行抽查。
各地各部门要按省下达的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计划,提出本地本部门分解落实工作计划,于4月30日前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附件:1.2009年吉林省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安排表
2.2009年吉林省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分解表
3.2009年吉林省实施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计划名单
4.吉林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贫困村总体脱贫基本标准
附件1
| |||||
2009年吉林省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安排表 | |||||
工作 | 责任 | 主要 | 落 实 措 施 | 月份 | |
目标 | 单位 | 任务 | |||
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3亿元 | 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 筹集以工代赈资金;会同省财政厅利用扶贫贴息资金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贴息贷款 | 1.制定计划,分解下达任务,提出相关政策和扶贫资金安排投向 | 1、2 | |
2.指导各地制定脱贫计划,检查落实 | 2 | ||||
3.制定当年引导扶贫贴息贷款计划,确认贴息资金 | 3--12 | ||||
4.组织当年项目审查,上报国家项目建议计划 | 3 | ||||
5.组织当年项目踏查,检查和实施上年项目 | 4 | ||||
6.向国家汇报衔接当年项目,实施上年已批项目 | 5、6 | ||||
7.审核当年项目,实施上年已批项目 | 7 | ||||
8.下达当年项目建设计划,实施上年已批项目 | 9 | ||||
9.安排当年资金到位 | 9 | ||||
10.组织项目建设、准备检查验收 | 10--12 | ||||
省财政厅 | 筹集专项扶贫资金,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利用扶贫贴息资金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贴息贷款 | 1.准备当年项目 | 3 | ||
2.申报当年项目 | 4 | ||||
3.审批当年项目,组织资金到位 | 5 | ||||
4.组织项目实施 | 6--11 | ||||
5.审批当年扶贫贴息贷款贴息资金 | 12 | ||||
6.组织项目实施、准备检查验收 | 12 |
工作 | 责任 单位 | 主要 | 落 实 措 施 | 月份 |
目标 | 任务 | |||
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3亿元 | 省民委 | 筹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 1.组织当年项目审查 | 2、3 |
2.下达项目建设计划,组织项目实施 | 6--11 | |||
3.协调资金到位 | 5 | |||
实施40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 | 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 制定落实方案,督导各地实施;组织以工代赈项目审查,落实推进村项目资金 | 1.推进村名单下达到市(州)、县(市),指导各地分解任务到村 | 2、3 |
2.调度情况,考核检查,指导实施 | 6--11 | |||
3.指导检查验收,总结上报情况 | 12 | |||
4.以工代赈资金的70%以上用于400个整村推进村,优先保证“三个确保”贫困村的投入 | 全年 | |||
省财政厅 | 组织发展项目选择,可行性论证,落实资金,督促检查项目实施、验收工作 | 财政扶贫资金的70%以上用于400个整村推进村,优先保证“三个确保”贫困村的投入 | 全年 | |
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2万人 | 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农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筹集培训资金,综合协调,推动组织培训 | 组织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劳动力转移培训 | 全年 |
附件2 |
2009年吉林省实现8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计划表 | |||
市(州)、县(市、区) | 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数 | 市(州)、县(市、区) | 2009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数 |
长春市 | 6940 | 柳河县 | 1050 |
双阳区 | 270 | 白山市 | 4860 |
农安县 | 1390 | 市本级 | 170 |
九台市 | 2820 | 临江市 | 310 |
榆树市 | 2100 | 抚松县 | 740 |
德惠市 | 360 | 靖宇县 | 2890 |
吉林市 | 4890 | 长白县 | 290 |
市本级 | 850 | 江源区 | 460 |
桦甸市 | 800 | 松原市 | 10500 |
蛟河市 | 500 | 市本级 | 240 |
磐石市 | 1200 | 长岭县 | 2880 |
舒兰市 | 860 | 前郭县 | 450 |
永吉县 | 680 | 乾安县 | 5620 |
四平市 | 2830 | 扶余县 | 1310 |
市本级 | 440 | 白城市 | 27550 |
公主岭市 | 100 | 市本级 | 2260 |
梨树县 | 930 | 洮南市 | 1930 |
伊通县 | 1080 | 大安市 | 9140 |
双辽市 | 280 | 镇赉县 | 7800 |
辽源市 | 1840 | 通榆县 | 6420 |
市本级 | 220 | 延边州 | 17590 |
东丰县 | 600 | 延吉市 | 290 |
东辽县 | 1020 | 图们市 | 950 |
通化市 | 3000 | 敦化市 | 1600 |
市本级 | 100 | 龙井市 | 3410 |
梅河口市 | 320 | 珲春市 | 1000 |
集安市 | 470 | 和龙市 | 2750 |
通化县 | 680 | 汪清县 | 4130 |
辉南县 | 380 | 安图县 | 3460 |
全省合计 | 80000 |
附件3
2009年吉林省实施
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计划名单
全省共计400个。其中:重点县计196个。
长春市22个
双阳区2个:同家乡靠山村,平湖街道小龙村。
九台市4个:土们岭镇尤家村,其塔木镇黎明村,胡家回族乡革家村,波泥河镇黄家店村。
榆树市2个:恩育乡永立村,大岗乡北沟村。
德惠市7个:郭家镇彭家村,同太乡邓家村、东二道村,朱城子镇西头道村,天台乡卧龙村,万宝镇善人村,菜园子镇四合村。
农安县7个:合隆镇烧锅岭村,伏龙泉镇泉眼岭村、匡家村,龙王乡永久村、沙岗村,农安镇前锋村、拉拉屯村。
吉林市30个
吉林市本级3个:丰满区二道乡兴家村,昌邑区左家镇石家岭村,船营区欢喜乡铜匠村。
桦甸市5个:金沙乡柳树村、曙光村、工农村,苏密沟乡煤窑村,桦南乡怀南村。
蛟河市5个:漂河镇蛇岭沟村,新站镇仁和村,白石山镇白石山村,松江镇龙王庙村,前进乡民主村。
磐石市8个:福安街红土村,吉昌镇砖庙村,红旗岭镇二道岗村,朝阳山镇朝阳山村,宝山乡大沟村,石咀镇草面山村,富太镇徐家村,取柴河镇二道村。
舒兰县4个:莲花乡莲花村,新安乡新鲜村,水曲柳镇路家村,庆丰乡杨桥村。
永吉县5个:大岗子乡北极村,金家乡卢家村,西阳镇搜登沟村,北大湖镇小平岭村,一拉溪镇陡嘴子村。
四平市19个
四平市本级2个:辽河农垦区种羊场镇白沙村、农家村。
公主岭市2个:双城堡镇边岗村,育林乡红星村。
梨树县5个:太平镇牟家村,小城子镇庆东村,喇嘛甸镇前家把村,董家乡张家油坊村、张家街村。
伊通县5个:大孤山乡大孤山村、佟家店村,营城子镇小桥子村,河源镇吉祥村、大湾村。
双辽市5个:茂林镇新兴村,永加乡荣光村,玻璃山镇聚宝村,兴隆镇耕耘村,向阳乡农科村。
辽源市9个
辽源市本级1个:龙山区工农乡兴国村。
东丰县4个:沙河镇良继村,影壁山乡平安村,黄河镇东山村,中育乡二道沟村。
东辽县4个:椅山乡湾月村,甲山乡左家村,白泉镇树安村,泉太镇德丰村。
通化市25个
集安市6个:头道镇驮道村、长江村、东村,花甸镇钓鱼村、土城村,青石镇蒿子沟村。
通化县2个:江甸镇金珠村,马当镇向阳村。
辉南县3个:朝阳镇桦树村,中央堡乡中央堡村,石道河镇爱林村。
柳河县14个:柳南乡三合村,城关乡中安村、柳树村,时家店乡永胜村,向阳镇池大地村,安口镇五人鲜村,圣水镇五大家村,亨通镇太平村,红石镇四清村,姜家店乡河南村,二道乡贾家村,驼腰岭镇杨家村,凉水镇凉西村,罗通山镇自然村。
白山市32个
白山市本级2个:三道沟镇二道沟村、滴台村。
临江市4个:蚂蚁河乡邱家岗村,宝山乡三道村,闹枝镇冰湖村,桦树镇西南岔村。
江源县4个:石人乡头道阳岔村,湾沟镇北山村,孙家堡子镇协力村,大阳岔镇前葫芦村。
抚松县4个:东岗镇江沿村,兴参镇东兴村,抽水乡东大村,西岗乡东岭村。
靖宇县15个:赤松乡西山村,那尔轰镇批洲村,三道湖镇东沟村、永安村、大井村、向阳村,龙泉镇大北山村,靖宇镇联合村、河南村,濛江乡板石村、徐家店村,花园口镇新春村,榆树川乡前进村,西南岔镇双阳村,景山镇杨岔河村。
长白县3个:新房子镇虎洞沟村,马鹿沟镇二道岗村,十二道沟镇十二道沟村。
松原市29个
松原市本级1个:宁江区新城乡西六家子村。
长岭县16个:龙凤乡新泰村,集体乡望海村、胜利村,腰坨子乡羊依山村、腰坨子村,新安镇数宝村,二里介乡太平村,长岭镇拉拉街村,东六号乡金永村,广太乡串坨子村,三团乡七十六村,北正镇水月村,七撮乡后二十七村,东岭乡六家子村,三十号乡三十号村,光明乡二龙村。
前郭县2个:新庙镇偏脸子村,东三家子乡东太平村。
乾安县5个:安字镇对字村,大布苏工业园区改字村、建字村,署字乡前盈村,水字镇大师村。
扶余县5个:伊家店乡獾洞村,徐家店乡石碑村,二龙山乡腰岗子村,新城局乡前房身村,大林子镇九坨子村。
白城市103个
白城市本级4个:德顺乡十家子村,平台镇红旗村,洮东乡新合村,洮河镇那尼村。
洮南市15个:万宝镇永红村,胡力吐乡双庙村,那金镇宝合村、兴泉村,安定镇明星村、远望村,瓦房镇白塔村、靠山村,车力乡车力村,永茂乡头段村,二龙乡民治村、建民村,聚宝乡四平村,大通乡长安村、黄花村。
大安市20个:同建乡同安村,安广镇永丰村,新平安镇长建村、长富村,叉干镇民乐村,四棵树乡德昌村,乐胜乡同生村,六合乡庆华村、庆合村,太山镇进步村,烧锅镇乡富国村、富田村,月亮泡镇高阳村,大榆树乡胡家村,红岗子乡永合村,丰收镇丰收村,龙沼镇龙沼村、长春岭村,大岗子镇靠山村,同建乡同富村。
镇赉县32个:嘎什根乡于家围子村、那林村,大屯镇大官村、腰杭村,五棵树镇七克吐村,张家园子乡苏可村,东屏镇白音河村、前进村、西力吐村,沿江镇后少力村、苇海村,坦途镇坦途村、双宝岱村、红岗村,保民乡四家子村,哈吐气乡硕焕村、哈吐气村,胜利乡二井子村、西乃力村,英华乡大岗村、英华村、三合村,建平乡新立村、六合村,黑鱼泡镇棉西村、嘎海村、岔台村、索龙村,莫莫格乡才立村、卧卜村、代珠村、莫莫格村。
通榆县32个:新华镇新农村、农林村,双岗镇绿海村、长青村,新兴乡宏源村、新兴村,苏公坨乡两家子村、农牧村,八面乡荣华村、八面村,新发乡联合村、六合村,团结乡解放村、团结村,四井子镇回民村、四井子村、大房村,七井子乡五星村、胡家店村,十花道乡春风村、金宝村,瞻榆镇繁荣村、新力村,边昭镇西战村、天宝村,兴隆山镇长胜村、东风河村、粮丰村,鸿兴镇文牛村、鸿兴村,乌兰花镇迷仁村、沙力村。
延边州131个
延吉市9个:朝阳川镇仲坪村、横道村、长胜村*,小营镇东农村,依兰镇台岩村、九龙村、古城村,三道镇东沟村、平岗村。
图们市5个:石岘镇河北村、春化村,红光乡大星村,长安镇苇子村,凉水镇石头村。
敦化市12个:大桥乡崎岖村,大石头镇板石村,翰章乡香水村,秋梨沟镇双发村,贤儒镇双龙村,江南镇新颜村,官地镇南天门村,青沟子乡勤发村,大山镇胜利村,沙河沿镇河北村,大蒲柴镇富源街村,江源镇马号西村。
龙井市20个:老头沟镇宝兴村*、大马村*、铜南村*、东日村*、铜佛村*、铜心村*、永胜村*、勇进村、廉明村,智新镇龙海村*、城南村、龙江村、新化村,东盛涌镇海兰村*、瑞兴村、龙新村、长南村,开山屯镇开盛村,三合镇朝东村*,白金乡勇新村。
珲春市8个:春化镇洋金沟村、东兴村、河东村,哈达门乡河山村、涌泉村、青山村,英安镇自兴村,三家子乡八连城村。
和龙市15个:崇善镇大洞村,南坪镇广兴村、高岭村,头道镇桦树村、龙新村、新民村,福洞镇南阳村,东城镇琵岩村,八家子镇龙山村,西城镇和安村、甲山村,龙城镇河东村、泉水村、百里村,土山镇水南村。
汪清县33个:汪清镇汪清村*、城关村*、西兴村*,东光镇白岩村*、长兴村*、沙金沟村*、五人班村*,蛤蚂塘乡红日村*、广兴村*、红星村*,大兴沟镇河东村*、南阳村*、二甲山村*,鸡冠乡刺芽沟村*,天桥岭镇团结村*、北城子村*、天山村*、天桥岭村*,春阳镇骆驼山村*、中大川村*、石头村*,罗子沟镇河东村*、下河村,百草沟镇吉祥村*、东葳子村*、太平村*、芳草村*、龙岩村*、新星村*、太兴村*、永安村*、高城村*、永和村。
安图县29个:明月镇大砬子村*、福林村*、岛兴村*、新屯村*、永安村*、长坪村*、庆安村*、明安村*、河西村*、河东村、兴华村,亮兵镇东林村、东明村,石门镇大盘村*、石门山村、龙兴村,新合乡西韩村*,万宝镇前进村*、江源村,永庆乡柳树村*、清山村、立新村,松江镇黄泥村*、松岭村*、幸福村*、金山村*,两江镇六人沟村、江南村,二道白河镇安北村。
注:标注*符号为“三个确保”贫困村(59个村)。
附件4
吉林省实施整村推进计划
贫困村总体脱贫基本标准
一、建设标准
(一)人均1亩以上旱涝保收基本农田
(二)村民能够饮上基本符合卫生标准的安全饮用水
(三)有一条通至行政村村部晴雨天均能通车的公路
(四)自然村通电
(五)自然村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
(六)贫困户居住的危房基本得到改造
(七)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八)平均每户有1个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九)行政村有卫生室
二、综合标准
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00元以上,且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户占全村农户总数10%以下。达到综合标准即认定为总体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