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吉林省委员会:
贵单位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省谋划发展宠物食品产业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国宠物产业市场现状
2022年1月18日,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指导、派读宠物行业大数据平台制作的《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中2021年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猫饲养量已超过犬,成为饲养量最多的宠物,我国宠物相关产业呈现犬经济保稳定,猫经济促增长的态势。2021年,我国城镇家庭饲养宠物中,猫的数量为5806万只,犬的数量为5429万只。从市场规模看,2021年犬市场规模1430亿,同比增长21.2%,对市场的整体增长起到很大拉动作用,猫市场的规模也超过1000亿,同比增长19.9%,城镇宠物犬、猫市场的总规模达到2490亿,同比增长20.6%,比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8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宠物经济对我国社会消费产生巨大拉动作用。
2019-2021年,在宠物市场中宠物食品占比从61.4%降至51.5%,下降近10个百分点,宠物医疗占比从19%升至29.2%,上升10多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宠物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正呈现下降态势,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宠物主向“两高两低”特征转变,即学历高、收入高、年龄低、宠龄低。宠物主特征转变也加剧了国产品牌和洋品牌的“拉锯战”。在宠物行业,目前,国产品牌和洋品牌实际上还处于拉锯状态,各有所长。规模最大的主粮市场上,犬主人在国产品牌和洋品牌之间是比较中立的,稍稍偏向国产品牌;而猫主人则比较喜欢洋品牌,40.5%的猫主人只买洋品牌的猫主粮。而从品牌使用率上看,犬主粮市场前十的品牌国外品牌占6个,猫主粮市场国外品牌则包揽了前三名。近年来,国产品牌的进步非常明显,2021年国产品牌夺得犬主粮市场品牌使用率的第一名。在宠物零食和营养品市场,国产品牌也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但在一些高端市场,比如宠物天然粮、处方粮、奶制品等市场,国外品牌仍然处于优势地位。
《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在购买宠物主粮、零食、营养品和用品时,宠物主对线下渠道的偏好比2020年有明显提升,购买零食时,对线下渠道的偏好度比主粮更高。调查还显示,宠物医院逐渐成为线下服务的综合体,目前,宠物医院已经成为宠物主购买主粮的第二大渠道,而宠物主在购买营养品时,对宠物医院的偏好度也更高,宠物医院已成为60岁以上人群购买宠物营养品的首选渠道。从宠物主在医院的消费类型上看,90%以上的宠物主在医院购买过商品,除宠物药品以外,购买宠物食品的占比也在40%以上。
综上所述,我国宠物犬、猫的主粮市场上,国产品牌发力空间大,特别是针对高端市场,比如宠物天然粮、处方粮、奶制品等方面均可有所作为。
二、我国宠物饲料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具有宠物饲料(犬猫粮)生产资质的生产厂家超过200家,宠物饲料(犬猫粮)年产量达112.98万吨,比2020年增长了17.3%。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能够生产宠物饲料,但呈现出明显区域差异,从统计情况来看,河北省是我国宠物饲料生产第一大省,产量主要集中于邢台市南和区,2021年河北省宠物饲料产量达到42.98万吨,其中南和区犬猫粮产量达到40万吨。第二位的山东省2021年全省宠物饲料总产量26.8万吨,产值31.7亿元,山东省产量较大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烟台、青岛、临沂等地区,其中产业增速较快的临沂市现有宠物饲料企业18家,2021年全市宠物饲料总产量8万吨,产值7.6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207%,增长速度居全省第一。上海市也是我国宠物饲料的主产区之一,目前产量全国排名第三,2021年全市宠物饲料总产量11.78万吨。而排名第四的安徽省和排名第五的浙江省作为宠物饲料生产的后起之秀,2021年产量分别达到9.55万吨和7.31万吨。排名第六至第十的地区依次为江苏(3.09万吨)、北京(3.04万吨)、天津(2.49万吨)、广东(2.07万吨)和四川(1.57万吨)。北京曾经是我国宠物饲料重要产地,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要求等原因,很多工厂已经搬迁,主要迁往天津、河北、山东一带,预计3-5年内北京地区所有宠物饲料生产企业均将迁出。2021年,我国宠物饲料产量出现负增长的省份有主要有重庆、黑龙江、甘肃、四川、北京和天津,产量分别降低了-98.2%、-85.7%、-64.8%、-24.8%、-17.8%和-11.5%。
我国宠物饲料(犬猫粮)行业从2014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始终保持2位数的增长速度,2021年,宠物饲料(犬猫粮)市场规模达到707亿元,增速从最初的40%下降到10.3%。我国宠物食品(含主粮、零食等)生产企业前20强直接营收总额达180亿元。而随着宠物饲料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产能也出现区域性过剩的现象,虽然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扩大宠物产业的招商力度,但是有些地区,如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政府已经开始干预和引导宠物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延伸产业链,避免行业内部无序竞争。
三、我省宠物饲料基本情况
我省在宠物饲料原料资源上优势明显,植物性原料上,玉米、大米、小麦、马铃薯等均为我省常规种植品类;动物性原料上,我省猪、牛、羊、鸡、鸭、鹅等肉类产品也相当丰富,均可就地取材,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同时长白山山脉的林下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挖掘和有效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出新型宠物饲料,比如梅花鹿作为我省特色经济动物,以鹿肉为主可以开发出系列宠物饲料及产品,打造出吉林省本土宠物饲料品牌。
虽然目前国内宠物市场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我省尚未打造出知名的宠物食品相关品牌,尽管有宠物饲料生产资质的企业,但是宠物饲料的产量基本为零。近年来,有多家饲料生产企业、食品生产企业和相关产业人士咨询建立宠物饲料企业相关事宜,谋划进入宠物饲料产业领域。但由于宠物饲料的生产不同于传统畜禽饲料生产,生产工艺具有其独特性,同时宠物饲料市场定位和销售模式与现有饲料有很大差异,导致饲料企业在原有条件下增加宠物饲料生产具有一定局限性。而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开展宠物饲料生产又缺乏宠物饲料生产相关知识储备,且在原有场地扩建或改造很难满足宠物饲料生产许可条件。因此,从事宠物饲料生产,需要在原有场地专门规划出宠物饲料生产区域或按照宠物饲料生产许可要求新建厂区,导致投资金额比较大,门槛相对较高,限制了宠物饲料生产企业的设立。
宠物饲料生产企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士开展宠物饲料研发和销售。近年来,我省已有科研院校开始重视宠物营养与饲料,并开展相关研发和教育培训,但是仍无法完全满足宠物饲料个性化需求的发展。而宠物饲料生产要求企业不仅要在传统饲料配方范畴开展生产销售,还要不断开发新型宠物饲料,否则将被市场同质化,导致失去价格优势和利润空间。
基于我省宠物饲料生产基本处于空白的局面,如何实现“从0到1”的突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结合我省特有资源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因此,在我省宠物饲料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企业和科研人员相结合,利用本省特有资源开发宠物饲料相关产品,如开发供应宠物饲料生产所需的原料(鲜肉、肉粉、冻干肉等)和宠物饲料添加剂(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类、氨基酸类、酶制剂等),还可以开发特色系列宠物零食类产品。同时,利用本土饲料资源价格优势,通过研发融入本土特有资源,开发具有功能属性或差异化的宠物饲料,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商品利润空间,保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但目前我省相关领域仍较薄弱,阻碍了我省宠物饲料产业发展,也为外埠宠物饲料产品占领省内市场提供契机。因此,我省需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相关配套,扶持企业发展,才可以让我省在全国宠物饲料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我省宠物饲料发展计划
下步,省畜牧局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或出台政策,与有关政府部门、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共同支持并为我省宠物饲料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通过我省饲料工业协会、宠物饲料协会等组织,鼓励有意从事宠物饲料生产的企业转型或拓展宠物饲料生产相关业务,因地制宜升级改造或新建宠物饲料生产线,满足宠物饲料生产许可条件,支持开展相关宠物饲料生产活动。
2.组织专家团队指导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和产业升级,引导科研工作者开展宠物饲料开发研究,对接并鼓励企业开展相关科研,利用本土特有资源开展针对宠物高端市场,比如宠物天然粮、处方粮、奶制品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技术储备。
3.向新建宠物饲料生产企业提供全程专家团队服务,从建厂、许可、生产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指导。鼓励省内屠宰加工企业,利用屠宰加工的肉制品、蛋制品、奶制品为宠物饲料生产提供原料。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宠物饲料或宠物零食类开发及生产。
4.对于利用本省特有资源开展宠物饲料开发的企业,将与当地有关部门共同提供服务,并从场址选择、原料供应、生产经营方面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其成为当地具有特色的产业之一。对于已开展肉蛋制品生产的食品企业,鼓励增加生产线,开展宠物饲料生产,并为其获得宠物饲料生产许可提供专业指导。
5.与有关部门合作,为我省宠物饲料生产企业与当地宠物医院对接创造条件,拓展宠物食品的销售渠道。设立宠物饲料专家服务热线,为宠物饲料生产提供交流平台。
总之,我省发展宠物饲料产业任重道远,需要相关有识之士共同携手开创吉林省宠物饲料产业的明天。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2022年6月23日